掌停車:2019年深圳“兩會”重點布局人工智能
日前,在2019年深圳“兩會”上,深圳市市長陳如桂作政府工作報告。去年深圳GDP突破2.4萬億,居亞洲前五,營商環境改革、智慧城市和數字政府建設等走在全國前列,市民獲得感、幸福感進一步提升……陳如桂介紹,2019年深圳將在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打造國際一流智慧城市,搶抓智能時代發展先機,做強做優實體經濟,打造經濟高質量發展示范區等10件大事上下功夫。
成績雖亮眼,挑戰依舊在。陳如桂提到,深圳經濟穩增長壓力依然較大,自主創新能力有待增強,城市治理還存在短板,公共服務質量有待提高,政府信息共享程度不高等等問題,依然對深圳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不小的阻礙。
深圳改革開放40年,根據指示,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將深圳打造成為先行示范區、強國城市范例和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引擎。“科技興國,創新強國,這是永恒的、顛撲不破的真理”,深圳市人大常委經濟工委委員、羅湖區人大代表、迪蒙智慧交通董事長向雋表示,人工智能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加快人工智能技術研發和產業對接,將極大提升深圳在全球城市競爭中的主動權和話語權。
早在深圳“兩會”召開之前,向雋就以人大代表的身份參加了羅湖“兩會”并遞交了《關于打造中國人工智能總部基地,全面提升羅湖未來競爭力的建議》,被羅湖人大常委會列入今年的一號重點建議案。該建議提到,利用5年時間將羅湖打造成為中國人工智能總部基地,實現人工智能產業規模超過1000億元,10年內達到萬億產值規模。另外,包括設立人工智能產業專項扶持基金,加大人工智能基礎研究投入,加強“AI羅湖”城市形象宣傳等舉措也被重點提及。
未來,深圳將打造成為“多中心、多引擎”協同發展的大都市,形成強大的溢出能力輻射全城及周邊城市。因此,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重點提出了建設人工智能制造業創新中心,大規模拓展人工智能在先進制造業、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領堿的應用場景,推進無人駕駛、智慧停車等一批城市級應用落地,建設一批工業互聯網平臺和智能工廠,率先建成國際一流智慧城市。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華為5G事件是一個提醒,中國一定要有自己的東西,要有自己的人工智能開源平臺,不能跟在其他國家背后亦步亦趨,這其中的風險對人工智能是非常大的傷害”,中國工程院院士高文指出,未來人工智能將作用到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推動社會邁入新的革命性歷史階段,對此,中國一定要提前準備。對大時代中的個體來說,人工智能同樣是一個偉大的機遇,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這一生態鏈的參與者和受益者,人工智能將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