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罐茶消費升級,成為中國茶的全新標桿
這些年,消費升級的口號喊得很響,但我并沒看到多少真正驚艷的產品。千篇一律的形狀,萬年不變的包裝,單調重復的宣傳,唯獨缺乏用心的設計。產品可能什么功能都有了,就是沒有美感。這種產品在以前可能叫做接地氣,現在只能叫做“粗制濫造”。產品的設計美感,相當程度上構成了品質的重要元素。不懂這一點的商家,離年輕人只會越來越遠。
2017年12月28日,小罐茶投資了15億的黃山新工廠正式奠基。這是一個按工業4.0標準打造的智能工廠,集生產,加工,倉儲,物流全自動化于一體,是中國茶行業首個現代化智能產業基地。
“小罐茶黃山工廠建成后將整合產業鏈上游,用更創新的產品,更優質的體驗,更時尚的品牌形象,讓中國茶年輕起來,讓現代派的中國茶以全新形象走向世界。”在接受華爾街見聞采訪時,小罐茶市場中心總經理梅江如是說。
中國農科院數據顯示:我國茶葉消費人群約為4.7億。如此龐大的消費人群基數,茶行業的發展卻并不如想象般蒸蒸日上。一方面,消費者對茶的認知還是以品類為主,如西湖龍井、黃山毛峰等,真正稱得上品牌的少之又少。另一方面,茶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卻并不能讓中國年輕人“買單”。市場現狀給茶行業變革帶來的挑戰不小,小罐茶為何選擇此時逆流而上?
經營模式另辟蹊徑,以消費品思維探索差異化營銷
中國有上萬家茶企,但規模發展都較小,不能形成大的品牌效應。在生產模式上,茶企業基本處在半農業化、半機械化狀態,整個生產過程需要大量人力,產品標準化程度不高。在經營模式上,多數茶企以專賣店形式經營,同質化很難避免。對比煙酒等成熟市場,中國茶行業的發展并不樂觀。
小罐茶市場中心總經理梅江認為,形象老化,思維固化、產業形態的落后是阻礙中國茶品牌發展的重要原因。針對這些問題,小罐茶探索出了一條區隔傳統茶行業的不一樣的經營模式:用消費品思維打造小罐茶,把茶從復雜化變得簡單化,幫助消費者建立好茶認知“標準”。小罐茶從產品、設計、包裝及營銷等方方面面統一標準,方便了消費者的認知、購買、享用。
更重要的是,小罐茶的發展站在了歷史機遇的風口。國盛茶興,茶消費迎合當下消費升級需求,有可能帶來萬億級的市場機會和空間。
“未來30年,是消費升級的30年,是中國茶大發展的30年。”梅江說,茶行業必須順應大勢,提供更優質的產品。據了解,小罐茶大手筆建設的黃山工廠將建設四大平臺體系:分別是行業共性技術研發平臺;產品精加工及保鮮包裝、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平臺;行業標準化服務平臺以及產業鏈配套系統。小罐茶黃山工廠占地321畝,預計年產值將達100億,2019年完成建設。
針對年輕消費者普及推廣現代派茶文化
與眾不同的小罐茶,正式上市不足兩年,零售額已經突破10億。然而,行業內還是會有褒貶不一的不同聲音。對于市場的這類質疑,梅江認為還是茶行業之前太傳統,幾乎沒有太多市場的聲音,即便小罐茶是正常的市場發聲,行業內還是會有個適應過程。“相信小罐茶被越來越認知后,茶行業也會有越來越多的追隨者,真正邁入消費品時代。”
因為現代、時尚的品牌形象,雖然小罐茶定位高端,但目前小罐茶的消費者,比整個茶行業都要年輕。主要集中在19-35歲,這個年齡段的人群是80后、90后甚至00后。最后一批90后成年,這批人已成為各家品牌爭奪的主力人群。市場瞄準這類消費群體的品牌越來越多,比如喜茶、喪茶等。2015年,星巴克開始布局亞洲茶市場,星巴克計劃5年內將其全球茶業務銷售額提升至30億。國際巨頭品牌對中國茶市場的關注或許將為小罐茶的擴張增加一些壓力。
但梅江認為,小罐茶的競爭對手并非這些品牌。“這不是一個維度上的競爭,它們做的是茶飲料,小罐茶做的是現代派中國茶,我們希望更多星巴克、喜茶、喪茶加入進來,幫助消費者特別是年輕人建立起喝茶習慣。”
小罐茶如今已經成為了茶葉行業的領導品牌,是中國茶的全新標桿,期待小罐茶的智能工廠建成后將為國茶走向世界助力!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