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刊登91科技集團許澤瑋文章:金融科技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發展民間金融平衡民企需求
2019年3月5日,新華網、《科技日報》官網、中國金融新聞網刊登了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黨委書記、91科技集團董事長許澤瑋的文章《金融科技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發展民間金融平衡民企需求》,在文章中,許澤瑋針對目前的國內外的經濟形勢,以及中央提出的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提出了四點建議。
圖為:新華網刊登許澤瑋文章
文章中,許澤瑋認為,民企融資難融資貴的根本原因在于信貸供需不平衡,缺少能與民企、小微企業相匹配的“下沉式”金融機構。
圖為:《科技日報》官網刊登許澤瑋文章
對此他提出建議:一是在守住金融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的同時,正視民間金融在金融體系中的作用,要加強監管和制度的約束,引導其向合規、健康和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圖為:中國金融新聞網刊登許澤瑋文章
二是完善金融基礎設施。建設高效、安全的設施體系,包括交易系統、信息系統、支付清算系統、征信評級系統等。
三是推動金融科技的發展,以金融科技應用成果促進金融渠道有效下沉。要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以及人工智能等現代化手段為傳統金融機構賦能,推動“金融+科技”的深層次融合。
四是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特別是股權融資比例,從源頭上減少民企對債務融資的依賴。
以下為許澤瑋文章原文:
金融科技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發展民間金融平衡民企需求
2018年下半年國內外的經濟形勢錯綜復雜,針對形勢中央提出了“六穩”的工作重點,經濟的發展亟需新的動力。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被提上了日程。
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當前需要構建現代化、市場化并且符合創新要求的金融服務,同時,金融如何支撐實體經濟,尤其是民營企業、創新企業的發展,是大家需要關注的問題。長期以來,金融服務以間接融資為主,在間接融資中又以大中型銀行為主體,且內部的制度政策安排、技術能力以及激勵約束機制不夠健全。在國有企業借款結構中,銀行貸款占據絕對主導地位。因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自身信用等級較低的客觀條件,融資渠道進一步被收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突出。
在我看來,民企融資難融資貴的根本原因在于信貸供需不平衡,缺少能與民企、小微企業相匹配的“下沉式”金融機構。所以,貨幣政策需要配合改善營商環境、政商關系的相關措施實行普惠金融,平衡好總量指標和結構指標,推動寬貨幣轉向寬信用,切實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一是在守住金融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的同時,正視民間金融在金融體系中的作用,要加強監管和制度的約束,引導其向合規、健康和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二是完善金融基礎設施。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日新月異,傳統的金融基礎設施已經不能滿足現在金融機構的發展和行業監管的實際需要,所以要建設高效、安全的設施體系,包括交易系統、信息系統、支付清算系統、征信評級系統等。
三是推動金融科技的發展,以金融科技應用成果促進金融渠道有效下沉。要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以及人工智能等現代化手段,推動“金融+科技”的深層次融合,通過發展數字普惠金融增加金融服務的覆蓋面、可獲得性和便利性。金融科技可以提升傳統金融服務水平、創新和豐富金融產品、拓寬服務領域,使得金融朝著個性化、多元化和服務精細化方向發展,同時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和金融風險的防控能力。
金融科技為傳統金融機構賦能,具有強烈的普惠價值,它們在發揮各自優勢基礎上進行融合,能夠起到1+1>2的效果,有效提升民企特別是中小企業融資效率。
四是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特別是股權融資比例,從源頭上減少民企對債務融資的依賴。抓住科創板機遇,助推創新型民營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發展PE、VC、天使基金等新金融業態以提供相匹配的金融服務。(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黨委書記 許澤瑋)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