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實經雷:深刻理解客戶需求,實現"人"向"邏輯"的轉變
今年是嘉實基金成立20周年,嘉實總經理經雷近日做客新浪財經《基金高管面對面》,對未來嘉實基金的發展方向進行了闡述。經雷強調,在深刻理解客戶需求的基礎上,嘉實將圍繞"全天候多策略"3.0投研體系打造核心投研能力,通過投資的工業化實現從"人"向"邏輯"的轉變,努力為客戶帶來穩定、可持續的業績。
相較于發達國家而言,中國公募基金行業起步較晚,回顧中國公募過去20年的發展成就,公募基金行業已然成為資產管理行業最規范的機構之一。經雷在訪談中表示,在行業的發展和嘉實基金成長過程中,理解客戶的需求,提升自身的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只有深刻理解客戶需求、提升自身實力、實現客戶需求,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
20年前,嘉實基金剛剛起步,在“老十家”中實力相對較弱,當時只有一個20億元規模的基金產品;20年后,嘉實基金已管理著上百只基金,管理規模近萬億。談到20年來嘉實發展的核心優勢,經雷說到“20年來,基于對于市場發展和客戶需求的深度認知,嘉實董事長趙學軍前瞻布局嘉實投研體系并且不斷將該體系升級,引領行業,這是嘉實最核心的優勢。在2008年底2009年初嘉實已經提出了"全天候、多策略"的投研業務新模式,這在行業是屬于引領和開創性的探索,更加符合客戶對于多元策略的需求。”
嘉實"全天候、多策略"投研體系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嘉實投研1.0版本,強調通過專業的投研人員對于市場進行理解和研究。第二個階段,嘉實在2008年底2009年初提出了"全天候、多策略"的投研業務新模式,這更加符合當時客戶對于多元策略的需求。而當前階段,嘉實投研體系升級到"全天候、多策略"3.0版本,強調的是從"人"向"邏輯"轉變。
經雷指出,20年間,客戶的需求變得日趨復雜,面對不同類型資金的屬性和客戶需求,長期可持續的業績是核心,而業績的源泉是投資思想,人是投資思想的載體。此外,面對中國這樣一個非有效市場,主動管理和深度研究是應對非有效市場最有效的兩個手段,而深度的基本面研究驅動投資從"人"向"邏輯"轉變,通過投研流程的工業化打造可持續、穩健的業績。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