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美容師!保障定點醫院、隔離點、街道的垃圾清運
在海珠區的大街小巷里、有這樣一群人,一年365天,他們都忙碌在道路清掃、垃圾清運、消毒消殺等崗位上,疫情之下,人人宅家防護,他們依然堅守,他們就是我們的"城市美容師"——環衛工人。
提前科普 請纓清運“高風險區”垃圾
“有什么突擊任務,我上!”2月3日,當龍小科知道單位需要一名司機收運定點收治新冠肺炎病例的醫院和隔離觀察點的生活垃圾時,龍小科馬上請纓。“我父母一直教育我要做一個有擔當的人,現在,就是我能做貢獻的時候了,老司機怎么能退縮。”龍小科說,為了讓單位批準,他提前查閱了大量的科普文章,將車輛和個人的防護都了解得十分清楚。
今年32歲的龍小科是湖南郴州人,去年4月,他來到海珠區城管和執法局機械化作業中心,成為一名垃圾壓縮車專職司機。駕齡已有八年的他,常常戲稱自己是“老司機”。
疫情之下,龍小科主動攬下“臟活”,雖然忐忑,但做足自我防護科普后,他帶著防護服、口罩、手套和消毒水等防護物品,毅然踏上了陌生的收運路線。
龍小科
每天收運2噸 晚上十點后才吃飯
2月5日,龍小科正式上崗。十多天來,他每天下午3點從海珠區新業路出發,一路收運省二院、廣醫二院等9個定點醫院或隔離觀察點的生活垃圾。一趟下來,大概需要3小時,每天的收運量大概2噸左右。收齊后,他便將垃圾運往位于白云區太和鎮的一處垃圾場。從海珠到白云,往往一個來回便需要兩三個小時,待他忙完一天的工作回到家,便是晚上9點半以后了。
回到家,第一件事便是將所有防護設備脫下,洗個澡,為自己做上一頓晚餐。由于整個下午和晚上都在忙碌,這一頓遲來的晚餐,他吃得特別香。“忙碌的時候不覺得餓,而且我中午吃兩三碗飯,晚一點也沒事。”龍小科十分豁達。
龍小科謹慎做好防護工作
出于安全考慮,在收運的過程中,龍小科幾乎一直待在駕駛室內。被防護服包裹著的他,剛開始十分不習慣。長期戴著口罩,他的臉上也留下了淺淺的勒痕。
龍小科說,壓力是有的,不過他盡可能讓自己的心態放好一點,多看一些病例出院的好消息,讓自己放松下來。“希望疫情早點過去,我能盡快見到家人。”這是他目前最大的心愿。
每天都給街道“洗個澡”
每天一早,"城市美容師"們就開始清掃作業。
保護好自己,才能保護好別人
"這是一場戰役,戰場上我們先要學會保護好自己"。
這是寫在華洲街環監所工作提示板上的一句話。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這里就安排專人負責口罩、手套等防疫物資的發放,要求一線環衛人員每天檢測體溫、規范佩戴口罩等。
工作人員給環衛工人分發口罩,量體溫。
每天消毒,讓街坊更加安心
自疫情開始至今,華洲街環衛工人利用高壓沖洗車對轄區內各大道路、村聯社進行了20余次全面的沖洗,為市民打造出干凈、舒適、安全的居住環境。
每次進行消毒時,身穿防護服的消毒員都會變身殺菌"大白",小型降塵噴霧車也派上了用場,拖著長長的消毒噴霧,每天穿行在大街小巷。消毒員小簡說:"我身上要背著約50斤消殺機器,平均每天要在戶外消殺5個多小時。只要能夠阻斷病毒傳播,讓人民群眾安心,苦點累點也不算什么。"
對于消毒工人的辛勤付出,街坊們都很是感激。街坊賢叔表示,"我聞到消毒水的味道,會覺得有安全感。"
0.jpg
消毒車以及環衛工人在小區、街道進行消毒。
環衛工人對公共重點場所進行排查清潔。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城市美容師”們堅信,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他們用堅守和奉獻溫暖著這個城市,與街坊們共同迎接春暖花開。
編輯 | 田心君
責編 | 吳美美、曉東南
來源 | 華洲街道、海珠e家通 記者 譚啟菊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