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億+ 新發基金規模歷史新高了
來源:中國基金報
原標題:8000億+!新發基金規模歷史新高了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今年權益類基金大發展、爆款基金頻頻現身市場的大背景下,今年前5月新基金發行“成績單”亮眼。數據顯示,前5月份新基金募集總規模超過8千億元,不僅遠超去年同期水平,還刷新了歷史同期記錄,助推我國公募基金管理總規模逼近18萬億關口。
新基金發行規模突破8千億 權益類基金成為“主力軍”
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31日,今年前5月新成立的540只基金首募總規模達到8017.23億元,這一數據是去年同期的2.07倍,也超過了2015年同期新基金發行的7876.51億元的規模高點,刷新了歷史性新高。
從產品結構看,權益類基金是今年新基金發行的“主力軍”。
數據顯示,今年前五月新發行的權益類基金數量為323只,發行規模為5507.1億元,在新基金發行總規模中占比高達68.69%,這一比重達到了2015年牛市結束以來的新高,權益類基金也成為今年新發基金的絕對主力。
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今年以來194只債券型基金發行規模2340.29億元,占比為29.19%,這一數據也創下近5年的新低。
談及權益類新基金大發展的局面,北京一位中型公募市場部負責人表示,自去年下半年以來,監管層倡導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強調長期業績導向,尤其在權益類新基金發行注冊方面也大大提速,都為權益類基金大發展打下了基礎;另一方面,雖然受今年疫情影響,但醫藥、消費、農業、科技等板塊的結構性行情突出,全年宏觀經濟走勢也將呈現出“前低后高”的態勢,在市場流動性寬松和A股估值偏低的市場環境中,投資者對市場的積極預期也醞釀著股市的回暖行情,都讓基金公司積極發行新基金布局后市。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多只爆款基金引爆市場,在股市巨震中維持了權益類基金的發行熱度。
比如,易方達基金旗下易方達均衡成長單日售罄,首募規模近270億元,成為今年發行規模最大的主動權益類基金;易方達研究精選、匯添富中盤積極成長、匯添富優質成長等主動基金,以及華夏中證新能源汽車ETF等首發規模也都超過100億元,躋身百億基金行列。
談及爆款基金的現象,北京上述中型公募市場部負責人說,上述爆款產品多數是各家公募的績優基金經理管理,伴隨著他們主動投資能力顯現和長期業績的釋放,自然會得到市場和各類資金的認可和追逐。
在北京一位績優基金經理看來,公募基金長期賺錢效應的釋放,是存量公募基金規模攀升,同時吸引增量資金買入的最關鍵的影響因素。他認為,這個現象也啟發基金管理人要做好投研團隊建設,做好產品的主動管理,只有那些長期業績優秀的基金公司和產品,才會獲得市場的持續青睞。
公募規模逼近18萬億 未來發展空間可期
在創紀錄新基金的大量發行和存量基金凈值震蕩攀升中,今年我國公募基金總規模也是連創新高,先后突破15萬億、16萬億、17萬億大關,逼近18萬億的歷史高點。
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的數據,截至今年4月末,國內公募基金數量6976只,基金總規模為17.78萬億元,比去年末猛增3.02萬億元,增幅為20.42%,而新發基金規模在基金新增規模中占比接近三成。
針對今年國內基金總規模快速增長的發展勢頭,北京上述績優基金經理表示,今年以來基金管理規模水漲船高,一是因為不少存量基金持股市值攀升,基金資產凈值擴張,帶動了基金總規模的迅猛增長;第二,新發基金數量和發行規模整體攀升,成為基金規模增長的“生力軍”;第三,在今年股市震蕩期間,仍有醫藥、消費主題基金表現良好,以及在部分“固收+”品種持續營銷的影響下,有些主題類基金的規模也實現了快速增長。
北京上述中型公募市場部負責人也補充說,近年來國內公募基金管理規模快速增長,一方面是因為公募基金的長期賺錢效應、超額收益和“專家理財”的理念逐漸獲得了市場認可,“炒股不如買基金”的理念也為更多的投資者所接受;另一方面,資本市場優化改革,基金注冊發行的提速,以及大類資產配置理念的普及,都為公募基金的產品創新、產品發行、被動權益類基金的大發展等提供了條件。
他說,“相比海外成熟市場,比如美國市場160多萬億元的共同基金市場,國內公募基金行業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比如養老金第三支柱、基金投顧業務、公募REITs等新興業務的開拓,都可能成為公募基金規模繼續擴張的契機,這都有利于運作規范的公募基金在居民理財領域繼續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