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決定發行2020年抗疫特別國債一期、二期 6月18日招標
原標題:這個“6·18”除了買買買,國家也有個千億級大項目等你參與!
今年的“6·18”,大家除了在淘寶京東網購自己心儀的物品,還有一件更有意義的事情可以去做。
6月15日,財政部發布通知稱,決定發行2020年抗疫特別國債一期、二期,每期規模500億元(合計1000億元),6月18日招標,并于6月23日起上市交易。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特別國債主要用于地方公共衛生等基礎設施建設和抗疫相關支出,并預留部分資金用于地方解決基層特殊困難,保就業、保民生等。
其次特別國債籌集資金用于加大疫苗、藥物和快速檢測技術的研發投入。
再次,補短板、惠民生等公共消費領域,也可能是特別國債資金的主要運用領域。
1萬億特別國債將全部采取市場化發行的方式,并將于7月底前發行完畢。為緩解特別國債發行對市場資金面的潛在擾動,財政部已與央行就相關事宜進行溝通協調。
個人投資者可以購買
據財政部官網15日消息,2020年抗疫特別國債一期為5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債,二期為7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債。兩期國債競爭性招標面值總額均為500億元,不進行甲類成員追加投標。2020年6月18日招標,6月19日開始計息,招標結束至6月19日進行分銷,6月23日起上市交易。
從財政部公告來看,兩期抗疫特別國債發行方式與記賬式國債幾乎相同。只是這次兩期特別國債競爭性招標時間為2020年6月18日(周四)上午10:35至11:35,而一般記賬式國債多為周三招標。
財政部指出,除上述有關規定外,本期國債招標工作按《2020年記賬式國債招標發行規則》執行。
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北京)網站顯示,記賬式國債個人投資者可以購買。
要點速覽:
發行對象:主要是機構投資者,個人投資者也可購買
購買方式:開立證券賬戶或國債專用賬戶,在發行期內通過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直接認購;或到記賬式國債承銷商處直接購買
流通轉讓:可以通過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進行上市流通轉讓
付息方式:分期付息的記賬式附息國債每半年或一年付息一次
提前支取:可上市轉讓
兌付方式:通過各證券商的清算備付金賬戶及時劃入各投資者的資金賬戶
特別國債特別在哪里?
在5月22日公布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中國將發行1萬億元特別國債。
特別國債,“特”在何處?據中國新聞網此前報道:
一“特”,在時機。
此前,中國只發行過兩次特別國債。第一次是1998年,中國財政部面向工、農、中、建四大國有銀行發行了總規模2700億元的特別國債,主要是為改善銀行資本金不足問題;第二次是2007年,財政部面向商業銀行和社會公眾發行1.55萬億元用于購買外匯,為即將成立的國家外匯投資公司籌措資本金。
與前兩次不同,當前疫情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沖擊前所未有。中國此次重新啟用特別國債,堪稱特殊時期的特殊之舉。此舉凸顯出中國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之際,采取全方位政策對沖負面影響,降低不確定性,穩住經濟基本盤。
二“特”,在用途。
自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發行抗疫特別國債以來,特別國債具體用在哪一直眾說紛紜。有分析人士稱,特別國債應用于為銀行補充資本金,助力銀行為企業和個人紓困;也有人認為,特別國債可考慮用于設立基金,支持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渡過難關。
此次政府工作報告明確,1萬億元特別國債和新增的1萬億元財政赤字規模,將主要用于保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包括支持減稅降費、減租降息、擴大消費和投資等。
在全球疫情和經貿形勢不確定性很大,中國發展面臨難以預料的影響因素之際,就業、基本民生和市場主體,事關中國經濟社會穩定大局,是必須保住的“重中之重”。此次特別國債無疑是用在了“刀刃”上。
三“特”,在用法。
根據政府工作報告,此次特別國債將全部轉給地方,建立特殊轉移支付機制,資金直達市縣基層、直接惠企利民。這種“直通車”式的用法,將有助于更高效緩解地方資金“燃眉之急”。
除了特別國債,中國此次還拿出提高財政赤字率、擴大地方專項債券規模等措施,這一套組合拳將形成重組的資金流,助力中國經濟“留得青山,贏得未來”。
特別國債發行需要降準配合嗎?
據證券時報,發行抗疫特別國債影響深遠,其直接影響是支持地方公共衛生等基礎設施建設和抗疫相關支出;然而,從信用擴張的角度看,特別國債的大規模發行,也利于間接帶動信貸投放。光大證券(10.960, 0.11, 1.01%)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張旭表示,商業銀行購買國債不會強化銀行內部風險管理的約束和外部資本的約束,還會提高貸款需求,且流動性的約束也可以通過降準以及央行購買商業銀行所持有的資產緩解。也就是說,在貨幣政策的有力支持下,銀行購買國債反而有利于其更好地向實體經濟發放貸款。
從以往的規律看,每當政府債券大規模密集發行時期,貨幣政策均會適當增加當期的流動性投放,以保障市場資金面平穩,此次特別國債發行同樣需要貨幣政策的協調配合。但市場對于央行本月會選擇降準,還是逆回購等投放流動性存在分歧。不過,認為不降準的聲音占多數。
方正證券(6.920, 0.07, 1.02%)首席經濟學家顏色認為,目前財政資金投放速度較快,從金融市場募資后很快會將資金投放到實體項目中,形成銀行體系的存款;銀行體系獲得資金后又會用于債券投資或信貸投放,形成流動性的滾動循環。在某個時點上,商業銀行需要存量貨幣購買新發的政府債券,但基于經濟循環往復的過程,商業銀行其實對于買債的額外流動性需求沒有想象的大,再加上基礎貨幣的問題,總體流動性的增量需求有限。
“這種情況下,央行可能不會通過降準的方式進行流動性投放,而是更多采取短期工具投放流動性。”顏色稱,當前銀行體系流動性比較充裕,央行更多會采取逆回購、再貸款等方式應對短期流動性需求高峰。
國泰君安(16.280, 0.11, 0.68%)證券宏觀團隊也認為,“寬貨幣”最寬松的時候已經過去。當前貨幣政策進入疫情非常態后的磨合調整期,持續降準空間已不大,央行對未來流動性的投放重點轉向逆回購、MLF。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