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億美元,或成松下近十年最大并購!供應鏈公司“真香”?
全球市場增速迅猛,供應鏈數字化大勢所趨
縱觀國際市場,供應鏈軟件市場的巨大潛力已初現端倪:據valuates.com報告,2019年全球供應鏈軟件市場規模約為158.5億美元,并且預計每年將以約10%的速度增長,到2027年將達到374.1億美元。報告顯示,這種指數級增長離不開集成新興的數字業務創新,如智能算法、機器學習、物聯網等技術。
此外,在全球化背景與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很多企業不得不將注意力集中在公司對風險事件的抵御能力上。為了恢復全球經濟,企業需要實現供應鏈在本土自治,從而增強企業供應鏈抗干擾能力。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現代供應鏈依舊面臨著諸多挑戰,包括市場需求的快速變化,消費者需求的過分個性化,庫存壓力、勞動力短缺、銷售乏力和運營效率低下等等。企業需要重構“人、貨、場”,并通過借助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獲得更為優化的解決方案,從而做出更為精準的產品的預測需求和交付期、路徑規劃、生產排程和倉儲選址等等。據相關數據預測,未來幾年內,數字化供應鏈的應用,將可使企業運營成本降低30%以上、銷售精準度提高50%、庫存減少75%。由此可見,供應鏈數字化實乃大勢所趨,是全球企業角逐的焦點。
師夷長技,中國供應鏈市場后發制人
反觀中國供應鏈市場,中國互聯網電商企業的跨越式發展推動了中國供應鏈軟件市場的騰飛。新零售場景下中國企業的“數字化”創新能力要遠遠優于國外。而在商品和供應鏈管理的信息技術方面,中國的零售科技發展也非常迅速:不管是針對前臺的銷售計劃、品類組合管理、定價和促銷優化、需求預測與庫存優化,還是針對后臺的供應鏈管理、路徑規劃與物流運輸,都對企業發展提出了更高質量的要求。
與國外情況類似,我國企業也同樣面對供應鏈轉型優化的迫切需求:在中國,不論是具有先發優勢的零售與快消行業,還是后發制人的工業制造行業,都迫切需要從預測到銷售再到生產的全鏈條優化升級,但之前中國缺少類似的供應鏈服務商,因此只能被迫選擇價格高昂且“水土不服”的歐美品牌。
此外,數字化供應鏈的搭建,并不是將各種新技術手段的簡單疊加,重點是需要管理層轉變思維方式,從傳統“救火隊員”的方式轉變到整體協調發展的思路上來,打破以往供應鏈各環節的壁壘,變成供應鏈全場景、全流程協同管理,讓數據全鏈條流動,實現業務閉環。
本土品牌鋒芒初現,打造屬于中國的供應鏈軟件
而實際上,隨著市場需求的擴大,我國在供應鏈領域的本土服務商已經鋒芒初現。以人工智能決策技術起家的杉數科技為例,其依托在大規模優化求解和復雜決策的領先能力,已成功服務零售與快消、物流、電商、工業制造等行業的近百家企業,已在小米、京東、順豐、德邦、永輝、百威英博、嘉士伯以及好麗友等在內的諸多標桿客戶中落地了數字化供應鏈升級能力。
杉數科技智能決策方案平臺為自主研發,包含收益管理、庫存優化、生產計劃、網絡優化、運輸優化與智能選址等一系列行業智能決策方案,已具備很強的解決供應鏈端的多樣化管理難題。該企業為某國內知名快消品牌打造智能供應鏈管理系統,大幅提升供應鏈計劃效能,實現業務在全渠道的實時、無縫對接,需求預測準確率提升10%,庫存周轉率提高7%,缺貨率降低了5%,運輸成本降低10%。
從產品到服務,再到客戶的收益,不難看出打造數字化供應鏈不僅能夠幫助企業運營降本增效,還可以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營收和利潤。同時,也印證了以杉數科技為代表的本土智能決策服務商在整體技術和服務能力已經比肩歐美品牌。而此次松下計劃收購Blue Yonder的舉動告訴我們,未來企業如何保持長久的快速發展,如何打造差異化市場競爭優勢,供應鏈升級轉型成為重要一環。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