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大白”敬業愛崗
全自動工作的“金牌咖啡師”、輕松爬坡越障的“安防巡檢員”、可自動撥電話乘電梯的“配送服務員”……在北京冬殘奧會上,這些曾服務于冬奧會的機器人繼續“上崗”,提供全方位智能化的暖心服務。
磨粉、悶蒸、沖泡、裝杯、清理……整套動作如行云流水一般。在北京冬奧會期間,泡得一手好咖啡的機器人“豹大白”憑借嫻熟技術和無接觸式的創新服務,贏得了外國友人的廣泛好評。“這是一款基于百萬數據級視覺訓練,擁有30000個小時雙臂調教、3000個小時AI學習,由兩條六軸協作式機械臂組成的智能機器人。”北京獵戶星空科技有限公司大客戶總監韓沙日娜介紹。
紅眼睛、彎著長脖子的機器人是北京冬奧會上唯一的戶外安防巡檢機器人ANDI。“‘紅眼睛’是一個360度環形無死角的高清攝像頭;長脖子可以伸縮升降,查看不同高度情況。”大陸智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運營總監馬奕然表示,憑借底盤優勢,這款機器人可實現各種復雜路面的安防巡邏。它的核心任務是監控冬奧村部分防疫區域,做好安全防疫的“智能守門人”。該機器人在巡邏過程中對防疫門實時監控,將現場“視、聽、氣、熱感”的綜合監控信息實時反饋給冬奧村安保監控平臺。
為提高環衛科技含量,北京市城市管理委攜手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積極推動落實科技冬奧項目落地。其中,IB500AI智能垃圾收集機器人就是面向清潔行業開發的一款智能化產品。“它集激光雷達、3D攝像頭、超聲波雷達等傳感器于一身,可在障礙物之間自由穿梭,具備鬧鐘式任務設計、自動加載地圖、自動避讓行人、垃圾滿溢監測、消毒滅菌、人體感應、語音警報等功能。”北京環衛集團環衛裝備有限公司研發工程師喬井奎介紹。
美團自動車配送部政府事務部負責人郎丹告訴記者,北京冬奧會期間,由北京三快在線科技有限公司(美團)研發的自動配送車“魔袋20”,在北京城市場景已配送訂單近4萬個,自動駕駛里程超10萬公里。全車設計裝載150kg,容積近540L,公開道路配送續航達120公里,單次配送可承擔的訂單量顯著提升。(經濟日報記者 韓秉志)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