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底我國重點流域區域尾礦庫數量將下降20%以上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14日訊(記者 佟明彪)3月14日,應急管理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綜合司副司長趙玉輝在介紹長江經濟帶、黃河流域等重點流域區域尾礦庫綜合治理情況時表示,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從風險管控、在線檢測、閉庫治理、閉庫銷號四個方面制定了相關目標,其中包括到2025年底,重點流域區域運行到最終標高或不再進行排尾作業的尾礦庫、停用時間超過3年的尾礦庫、無生產經營主體的尾礦庫完成閉庫治理并銷號,重點流域區域尾礦庫數量下降20%以上。
趙玉輝稱,國家礦山安監局高度重視長江經濟帶、黃河流域等重點流域區域尾礦庫綜合治理,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出臺了《防范化解尾礦庫安全風險工作方案》,明確了重點工作任務,各項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
一是督促指導重點流域區域有關部門摸清尾礦庫底數和基本情況,進一步推進防范化解尾礦庫重大安全風險重點工作落實。二是建立健全“尾礦庫包保責任動態管理系統”程序,錄入6731座尾礦庫包保責任人、聯系方式等基本信息,明確每一座尾礦庫的監管主體,落實地方政府領導尾礦庫安全生產包保責任制。三是推進尾礦庫在線安全監測系統建設,實現對873座尾礦庫在線監測。四是積極推進重點流域尾礦庫閉庫銷號,爭取政策資金支持嘉陵江上游四川、陜西和甘肅等3省綜合治理尾礦庫59座,推動長江經濟帶10省(市)閉庫治理142座、銷號75座,持續推動黃河流域9省按照“一庫一策”的要求制定治理方案。
趙玉輝介紹道,目前,國家礦山安監局已經制定了四個治理目標:一是到2022年底,全面精準掌握重點流域區域尾礦庫底數;重點流域區域所有尾礦庫完成“一庫一策”安全風險管控方案,完成重點流域區域“頭頂庫”治理,并確保安全風險管控措施落實到位。二是到2022年底,重點流域區域尾礦庫全面建設在線安全監測系統,并接入國家尾礦庫安全風險監測預警系統。三是到2025年底,長江、黃河干流岸線3公里及嘉陵江、烏江、沅江等重要支流岸線1公里范圍內的尾礦庫,以及丹江口庫區周邊的尾礦庫完成安全工程治理。四是到2025年底,重點流域區域運行到最終標高或不再進行排尾作業的尾礦庫、停用時間超過3年的尾礦庫、無生產經營主體的尾礦庫完成閉庫治理并銷號,重點流域區域尾礦庫數量下降20%以上。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