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管就是厚愛 私人影院要遠離“擦邊球”的生意
新聞背景:
近年來,私人影院風靡全國大中城市,不少青少年也將私人影院當成了休閑娛樂、聚會的“首選”。然而有媒體在調查中發現,這一新興業態存在監管失范問題,私密空間成了藏污納垢場所。
創意圖片 中國經濟網許子杰制作
經營者實際上打的是“擦邊球”
一些私人影院提供住宿服務,卻不需要出示身份證。這造成一些未成年人在沒有監護人陪同的情況下隨意進入私人影院娛樂、住宿,甚至在其中吸食“笑氣”,有的還遭受侵害。2021年,全國檢察機關未成年人保護公益訴訟立案中,有大量案件涉及點播影院、密室劇本殺等新行業。
按照《娛樂場所管理條例》規定,此類場所凌晨2點以后禁止營業。營業性的娛樂場所,法律明確禁止向未成年人開放。如果將私人影院歸類為可以留宿的小型旅館或迷你網吧,則需獲得旅店業特殊行業經營許可,且進入此類場所需登記居民身份證。
不應成為未成年人保護盲區
私人影院等場所屬于相對封閉獨立空間,有的私人影院包廂設有床鋪,24小時營業并允許留宿,但卻不需要身份登記核驗;有的不具備電影放映資格,片源版權也不合規,可能存在未成年人不宜觀看的內容;有的還存在銷售煙酒等情況。
未成年人在沒有監護人陪同的情況下進入私人影院,很容易被其他人侵犯、傷害,一旦遇到危險情況,既難以出逃又呼救無門。在江蘇常州的私人影院,2019年就發生過未滿14女孩被18歲男子侵犯的案例。因私人影院未登記顧客信息,也給維權、破案造成困難。
亟須監管陽光“殺菌消毒”
當務之急,就是要明確私人影院的行業屬性,制定相應的行業規范并確定監管責任主體,將私人影院納入到依法治理的軌道上,成為法治的對象而不是例外。對比于酒店和娛樂場所,以及從保護知識產權等多個層面出發,私人影院應納入特種行業進行有效監管。
私人影院觀影的消費形式,實際上是附帶了住宿過夜的服務,這是一種新的娛樂業態,有不少方面亟待規范,這需要公安、市場監管、文化、版權、消防、安監等有關部門聯合監管。這對于未成年人來說,尤有意義,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是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一起努力的。
(以上綜合深圳特區報、錢江晚報、羊城晚報、紅網、東方網)
微言大義:
@果仁兒科技:去私人影院,真是為了看影片嗎?
@怪怪的:你以為是私人的,人家那里可有攝像頭?。?/p>
@神秘:我從不去那里,因為覺得臟。
@自言自語:有的人在這里嘗到了人生第一口煙、第一口“笑氣”。
中國經濟網編后語:
目前來看,一些私人影院更接近于娛樂、住宿行業,而不是電影院。太空都不是法外之地,何況這樣的“假電影院”?該怎么查就怎么查,該怎么改就怎么改,搞不好可以關掉嘛。對于這個新興行業,嚴管就是厚愛。做生意要走正道,老想著打“擦邊球”怎么行?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