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數字藏品分幾步
將中國最早的交響樂唱片做成NFT(非同質化通證)音樂片段,上海交響樂團用數字藏品形式讓這段珍貴的上海印記更具魅力;將館藏文物“永樂青花折枝山茶紋扁壺”做成3D圖像NFT,上海博物館讓文物變成了“潮玩”……
今年以來,作為元宇宙最具代表性的衍生產物,上海的數字藏品發行迎來小高潮,不僅上述提到的產品備受追捧,幾乎所有數字藏品在購買環節都處于“手慢無”狀態。
專家認為,與一般可復制的網絡數字化商品不同,數字藏品由區塊鏈技術生成,其具備不可分割、不可復制、不可造假、獨一無二的區塊鏈屬性,加上限量發行、概念新穎、形象酷炫,正好契合了不少人追求個性和新奇偏好。
舉例而言,“收藏一塊永不過期的奧利奧數字餅干”,是咖菲科技很具代表性的數字藏品項目之一。咖菲科技創始人CEO石嵐表示,這款數字藏品的最大特色就在奧利奧扭開后呈現一副水墨畫動圖,山川河流、曉云逐月的水墨畫讓餅干形象愈發生動,此時的餅干就像一塊小屏幕一樣播放水墨畫的動態影像。這種玩法不僅為品牌營銷賦予更多意義和活力,也讓一塊普普通通的餅干變得十分前衛新潮。
數字藏品是怎么做出來的?據了解,第一步,前期策劃和確定數字藏品的創意、風格、主題。第二步,由創意設計師用相關軟件設計藏品形象,再由人工智能小組設計視覺算法讓藏品“動起來”。第三步,程序員基于區塊鏈協議編寫智能合約,將做出來的藏品形象鑄造固定在區塊鏈上。第四步,在藏品進入區塊鏈之后,制作發行站點,也就是存儲數字藏品的H5網頁。由于國內大多數人還沒有區塊鏈上的數字錢包,因此數字藏品需要儲存在發行方單獨開發出的站點上,供消費者查看展示數字藏品。
(記者 李景)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