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銳評丨徹底整改違規行為是招聯金融沖擊IPO的必答題
極目新聞記者 束據
放貸時零門檻、無抵押、無擔保、極速審批,一旦逾期還款就會產生高額滯納金,借款人會被各種“暴力催收”盯上,短信轟炸,電話騷擾,借款人通訊錄上的好友等第三方也常常被無辜牽連,更有暴力催收者采用惡語等威脅借款人。2022年2月8日,銀保監會發布公告,招聯消費金融(以下簡稱招聯金融)因催收行為不當等問題被罰290萬元。極目新聞記者梳理發現,僅在新浪黑貓平臺上,招聯金融的投訴多達1.7萬余起,不少網友不滿“暴力催收”頻頻投訴(詳見3月22日極目新聞)
被罰之后,招聯金融究竟有沒有認真整改,整改的效果如何?從各大網絡平臺的投訴看,招聯金融的整改并不到位,直指招聯金融的各類問題投訴依然不斷:有投訴人稱“招聯金融暴力催收,一天打公司50幾個電話騷擾”,還有投訴人稱“招聯金融利息利率太高,提前還款還要服務費”“還款后依舊催收騷擾家人”……
仔細對比發現,消費者的投訴無外乎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官網在2022年2月8日發布的行政處罰書(銀保監罰決字〔2022〕2號)上指出的八大違法違規行為:營銷宣傳存在夸大、誤導;收取平臺服務費質價不符;產品定價管理不審慎;對合作商戶風險管理不到位;未報告聯合貸款表外風險敞口;催收行為不當;消費者權益保護審計工作不規范;消費投訴管理工作不到位。
作為一家準備沖擊IPO的公司,招聯金融的違法違規行為無疑是在給企業抹黑,上述八類違法違規行為影響了其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要想成功沖擊IPO,招聯金融要做的就是直面存在的問題,逐項徹底整改。整改是一道必答題,而不是選擇題,是要刀刃向內動真格的整改,而不是裝模作樣表面上的整改。
其實,招聯消費金融暴露的問題,并非個案。近年來,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各種線上借貸平臺給大家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各種金融消費亂象。要避免掉進消費陷阱,免受“暴力催收”困擾,作為消費者,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樹立負責任的借貸意識。消費者要合理合規使用信用卡、小額貸款等消費信貸服務,全面了解分期業務、貸款產品年化利率、實際費用等綜合借貸成本,警惕貸款營銷宣傳中降低貸款門檻、隱瞞實際息費標準等手段,提高風險防范意識,
金融機構或借貸平臺,要自覺履行職責,嚴格落實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相關規定和要求。發放貸款環節,金融機構或借貸平臺要認真評估借款人的信用情況、償付能力、貸款用途等,不得向無收入來源的借款人發放貸款;催收環節,各類機構或委托第三方機構均不得通過暴力、恐嚇、侮辱、誹謗、騷擾等方式催收貸款。
與此同時,相關部門需要持續保持高壓態勢,加強對支付機構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監督檢查,發現有侵害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行為的,要嚴肅查處。公安機關要嚴厲打擊暴力催收等違法犯罪,同時要追查犯罪黑灰產業,依法打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違法犯罪活動。
招聯消費金融被罰依然投訴不斷,表明消費金融亂象整治,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打持久戰。整治能否換來清朗健康的消費金融市場環境,考驗的是行業監管部門有決心,凸顯的是金融機構和各類借貸平臺的良心,事關廣大消費者對消費金融市場的信心。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