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漸暖人困倦!兩招擊退“春困”
春季天氣漸暖,總感覺困倦乏力,民間管這叫“春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睡眠中心楊修平醫生提醒,大部分春困屬于季節性的正常生理表現,但有些“春困”卻可能是疾病的表現,要多注意。
春困?一年四季都犯困!
周末,武昌的陳女士買了幾大盒掛耳咖啡。武漢入春后天氣轉暖,她經常“春困”,上班時精神不振,不得不用咖啡來提神。
早晨睡不醒、上班無精打采、下午哈欠連天……最近,不少市民遭遇“春困”。
為什么春天容易犯困?楊修平分析,這其實與環境對人體的影響有關。春季氣溫轉暖,萬物生機盎然,在這種溫度適宜、放松的環境下,就容易進入睡眠狀態。同時,春季日照增強,清晨強烈的光線刺激生物鐘悄然變化,睡眠狀態也隨之受影響。
“其實,并非只有春天才會犯困。一年四季里,人體對氣候的變化有個適應過程,其間就容易出現困倦情況。”楊修平分析,“春困”的提法來自一句俗話: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夏季氣溫高、人體汗液丟失較多,脫水、缺乏微量元素等因素也會令人感到疲乏、嗜睡;秋季跟春季一樣,天高氣爽,環境讓身體自然放松,同時為了補償人體在夏季的過度消耗,身體會自動進入“休整”狀態,需要較多睡眠和營養攝入;冬季氣溫降低,機體需要更多的能量用于產熱,此外活動減少導致血流變慢,腦內的代謝產物需要睡眠來及時清除,出現犯困的情況。
有些“困”可能是“病”
“大部分春困秋乏都屬于正常生理表現,不必太在意。但也有些睡不好的情況,與疾病有關。”楊修平表示。
在醫院“睡眠門診”,不少患有睡眠障礙的患者都有類似春困的癥狀,因為夜間睡眠時長不夠、睡眠質量差,他們白天精神萎靡、呵欠連天,注意力不集中、記憶減退,還有人因此性格變得暴躁。
患有鼻炎、扁桃體腺樣體肥大的人,容易因為呼吸受阻,引發大腦供氧不足,導致犯困。
患有高血脂的人,體內血液流動減慢,影響紅細胞的攜氧能力,容易令大腦缺血缺氧,令人感覺困倦。
此外,患有心臟病、肝病、甲狀腺功能減退、貧血的人,也會出現困倦、疲乏的癥狀。
因此,市民應多注意鑒別,在春季困倦的癥狀之外,是否還有頭痛、心慌、打鼾等伴隨癥狀,判斷是否需要就醫排查原因。
應對春困:少玩手機適當運動
如果沒有其他疾病表現,僅是因為氣候原因引發春困,楊修平建議,不妨調整生活方式,改善困倦狀態。
少玩手機。遭遇睡眠問題的市民中,不少人有睡前玩手機的習慣。長時間用手機打游戲、追劇,令大腦神經興奮,不利于入睡,夜晚睡不夠白天就容易犯困。
適當運動。適當鍛煉,能加速身體血液循環,增加大腦供氧,緩解困倦。記者王春嵐 通訊員李晗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