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蔬菜糧食供應有保障 上海已加大電商配送能力
本報記者 劉 萌
見習記者 王 君
4月20日,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在國新辦召開的一季度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情況發布會上表示,“菜籃子”產品供應有保障。生豬產能回歸正常區間。一季度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4185萬頭,相當于4100萬頭正常保有量的102.1%。豬肉產量1561萬噸,同比增加14%。牛羊肉和禽肉產量同比增加0.3%,牛奶產量增加8.3%,國內水產品產量增加2.5%。蔬菜供給總體穩定。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負責人陳萍表示,我國蔬菜生產供應和市場運行季節性比較強。今年春季菜價回落比常年慢了一些,主要是受不利天氣、成本上漲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疊加的影響。
“目前,全國的‘菜籃子’產品生產基礎還是比較扎實的,總量充足。4月上旬,我國在田蔬菜面積是7400萬畝左右,同比增加近300萬畝,產量約1930萬噸,同比增加100多萬噸。肉蛋奶、魚果蔬供應總量充足,完全可以滿足城鄉居民消費需求。”陳萍說。
對于大家普遍關心的糧食夠不夠的問題,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介紹,我國糧食連續多年豐收,去年糧食總產量創歷史最高,達到13657億斤,人均糧食占有量483公斤。稻谷、小麥兩大口糧的產量是6996億斤,人均占有量248公斤。
“不管國際形勢如何變化,我們有能力把中國人的飯碗端穩、穩牢,端在自己手中。”潘文博表示,目前,國家糧食庫存比較充裕,特別是稻谷、小麥兩大口糧品種是庫存的大頭,今年春耕生產開局還不錯,防范風險能力很強。
針對各方關注的疫情嚴重地區部分蔬菜品種漲幅比較大,鮮活農產品供應壓力較大的問題,陳萍表示,由于前一段時間新冠肺炎疫情多點散發,一些地區遇到了不同程度的田頭采收難、物流配送不到位等問題,局部地區“菜籃子”產品供給受到了一些影響。農業農村部會同有關部門迅速行動,及時調度36個大中城市生產供應情況,組織重點農產品批發市場做好聯合保供,加強“菜籃子”食品管理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協同,切實抓好“菜籃子”產品穩產保供。
以上海市為例,為了保障市民的生活必需品及“菜籃子”的供應穩定,4月份以來,大潤發、永輝超市等各大線下零售企業打通物資配送通道,而叮咚買菜、盒馬鮮生等多家生鮮電商(零售)企業也快速反應,成立保供專項小組,做好從供應鏈到最后一公里配送等全鏈路的應對準備。
“上海區域的蔬菜供應主要來自全國各地100多家的直采基地和3個農業示范園,因此供貨端較為穩定,且不會出現售價偏離市場合理水平的情況。”叮咚買菜方面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保供的特殊時期,叮咚買菜針對部分適合儲放的生鮮品做足安全庫存,同時加大替換性蔬菜的備貨調整,以應對供應端可能會出現的斷貨現象。
“隨著配送能力恢復,盒馬推出了流動超市,通過與盒馬社區團購團長、居委會、物業的合作,一次性滿足整個小區的日常生活需求。”盒馬一家會員店常務副總經理丹泉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流動超市采取小區輪流制,是產能初步恢復后額外增加的配送模式,同時,此前的民生保障服務還將照常運營。
凱盛浩豐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馬鐵民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作為上海疫情保供應企業,凱盛浩豐旗下品牌綠行者獲得了上海通行證及物流專車,并充分發揮供應鏈優勢,通過外調蔬菜的方式補充上海市場供給,日均調運30噸左右,為保障上海市民“菜籃子”供應出一份力。
陳萍表示,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重點抓好五個方面工作:一是強化“菜籃子”產品生產。二是促進“菜籃子”產品順暢流通。三是加強重點地區“菜籃子”產品保供。四是做好“菜籃子”產品產銷對接。五是壓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