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遠海運集團力保疫情期間物流供應鏈暢通
近期,國內多個地區先后出現疫情,產業鏈供應鏈面臨考驗。中遠海運集團在國家有關部委、地方黨委和政府的統籌部署下,堅定不移地履職盡責,認真落實疫情防控各項工作要求,以同舟共濟的精神,借助集裝箱端到端物流服務能力,力保疫情期間供應鏈暢通和產業鏈安全。
上海疫情發生后,中遠海運集團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指揮下,踐行央企擔當,嚴格落實保障當前疫情下上海海運口岸安全暢通的各項措施,專門建立疫情防控期間的工作機制和應急預案,確保指揮鏈條暢通、資源保障到位,全力支持打贏疫情防控這場大仗硬仗。目前,中遠海運集團有95條集裝箱運輸航線掛靠上海港,平均每周約36艘、每天5艘以上自營船舶靠泊上海港作業。自3月下旬以來,中遠海運集團已有124艘內外貿集裝箱船舶掛靠上海港,船舶在上海港作業總體平穩有序。
3月28日以來,中遠海運集團在上海及周邊地區陸續出臺系列優惠和便利措施,主要包括:對尚未簽發正本提單,如需改電放、海運單的,免除更改服務費;申請異地簽單至中遠海運集運國內其他分支機構的,免除異地簽單費;因正本提單無法交回,影響后續進口放貨的,可在中遠海運集運國內其他分支機構交回正本提單后簽發電子提貨單,免除相關服務費;原卸港為上海,確受疫情影響需要改港的,免除改港服務費;通過中遠海運SynCon Hub網站線上訂艙,確受疫情影響不能按時出運的,免收因此產生的履約保證金;免除確因上海疫情封控產生的額外滯期費。
為保障上海地區的防疫及民生物資供應,中遠海運集團充分調動航運資源,協調沿海內貿航線、長江內支線的船舶艙位,籌集安排集裝箱箱源,尤其是確保冷箱供給,全力解決各地援助上海民生物資運輸瓶頸問題。在長三角部分公路運輸受阻的情況下,中遠海運集團憑借在長江運營的140余艘集裝箱船舶,40多條航線,在長江沿線55個港口開通“陸改水”服務。目前南京、揚州、張家港、徐州等地到上海實現“天天班”,以“五定班輪”(定航線,定船舶,定班期,定碼頭,定人員)的服務,確保物資準時送達。通過“陸改水”“陸改鐵”,共從湖北、湖南、安徽、江蘇、浙江、山東等地運送5500多噸蔬果、米面、生鮮肉類、油鹽醬醋等民生物資、醫療物資原材料和方艙建造所需設備等物資抵達上海,更有40多輛被稱為“移動的N口罩”的負壓式救護車以全流程方式經海運從海外進口零部件,到駁船運至生產線,再組裝成整車后星夜運至上海,為長三角客戶共同戰“疫”提供中遠海運解決方案,為保障上海這座超大城市的民生發揮重要作用。
為更加有效地落實“穩外貿、保暢通”職責,為廣大客戶解憂紓困,中遠海運集團在上海投入的運力不減,服務不變,為產業鏈供應鏈穩定貢獻力量。同時充分利用長江支線和寧甬、乍甬支線和滬太通服務等,加強短途公路運輸運力儲備及保供力度,以短拖+駁船的公水聯運模式,緩解集卡緊張的問題。近幾周長三角駁船貨量增幅在20%以上,長三角沿江班列重箱操作量顯著提升,同比增長近80%。
中遠海運集團充分發揮延伸服務優勢,將從各地到上海的海鐵服務升級擴容。3月以來,中遠海運集團打造一系列海鐵聯運新線路,讓疫情下的客戶出貨有了更穩定、更便捷的選擇。在蘇北地區,與“五定班輪”一樣,中遠海運集團提出“五定班列”和“五專服務”的對外承諾。定點、定線、定時、定價、定班次,在原有每周一、三、五每天雙班的基礎上再加開每周二、四、六、日的單班服務。
疫情期間,中遠海運集團依托數字化優勢為客戶提供7*24小時在線服務,利用智能客服平臺,包括熱線電話、官網/微信公眾號在線咨詢及人工智能“遠寶”服務等發布服務信息和便利措施。同時,依托線上電商平臺,為客戶提供自助詢價、訂艙、制單、結算、開具電子發票等全流程營銷和作業服務;依托GSBN區塊鏈平臺為客戶提供進口無紙化放貨服務,客戶可以鏈上一次完成貫穿船公司和港方的操作流程,實現全程無紙化,不僅進口放貨效率得到質的提升,更是以無接觸的服務模式,把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