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科學防控專家線上研討會舉辦
為進一步推動科學精準疫情防控,發揮數字醫療優勢保障居民就醫用藥和健康需求,近日,“科學戰‘疫’共同守‘滬’——新冠疫情科學防控專家研討會”以線上形式舉行。
研討會由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互聯網醫療分會主辦,微醫、上海微醫醫院互聯網醫院協辦,邀請多位來自抗疫一線的專家出席會議,分享目前上海乃至全國范圍內疫情防控的新進展與新經驗。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促會會長、中國醫促會互聯網醫療分會主委韓德民在發言中指出,全國各地正全力馳援上海,尤其醫療專家們更是“疫”無反顧,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奮勇擔當,或親赴一線,或線上空援。而舉目全國,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在此背景下,中國醫促會互聯網醫療分會組織此次研討會,為疫情防控工作建真言、謀良策、出實招,有助于進一步高效協同,一起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大仗、硬仗。
上海臨港方艙醫院院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副院長、中國醫促會互聯網醫療分會副主委馬昕分享了上海臨港方艙醫院在建立運營過程中的經驗。作為上海抗疫的關鍵“堡壘”,臨港方艙醫院在建設過程中爭分奪秒與疫情“賽跑”,并充分考慮人性化的保障措施,高質量如期投入運營。
“信息系統的建設對于方艙醫院來說至關重要,但不能照搬傳統醫院的系統。”馬昕院長介紹,在完善的基礎設施之上,臨港方艙醫院還下大力建立起過硬的信息化系統,實現了病患的高效、精準管理,并應用到上海更多的方艙醫院當中。目前,設計容納1.36萬張隔離床位的臨港方艙醫院已投入使用,來自江蘇、浙江的援滬醫療隊與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醫療隊聯合進駐開始工作。
“對于互聯網醫院我們經常說兩句話:一句話是,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另一句是,危機當中育先機,變局當中開新局。”上海交通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院長、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醫院發展研究院醫療信息研究所所長、中國醫促會互聯網醫療分會副主委于廣軍,在會上分享了兒童醫院在構建互聯網醫院過程中的創新實踐。
于廣軍院長表示,互聯網醫院在抗擊疫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此輪疫情防控期間,上海兒童醫院今年以來首次出現線上服務量遠超過線下門診量的現象。但當前碰到的最大問題是藥品保障,目前正在與更多藥品流通企業以及互聯網平臺企業合作,應對藥品配送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于廣軍提出,可以與居委會小區形成聯動,以類似“社區團購”的方式開展藥品的配送。
作為數字醫療平臺的代表,微醫創始人、中國醫促會互聯網醫療分會常務副主委廖杰遠在發言中呼應了于廣軍院長的關切,分享了微醫發揮數字醫療平臺優勢,盡全力助力上海疫情防控及保障百姓用藥的抗疫實踐。
據廖杰遠介紹,微醫與上海市數字醫學創新中心、瑞金醫院等醫療、醫藥機構聯合開通“上海市就醫保藥應急平臺”,集結全國醫生專家在線提供抗疫服務,同時為重癥慢病患者提供復診購藥、藥品配送服務,3天時間已將上千單緊急藥品送到老百姓手上。當前,平臺正在發起“社區健康大使”志愿者招募,協助所在社區群眾求醫問藥、提升平臺終端配送運力。截至目前,已有超過1000位志愿者加入其中,覆蓋上海全市175個街道。廖杰遠在會上呼吁更多志愿者加入,助力打通百姓急需藥品配送的“最后100米”。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院長、深圳市疫情防控公共衛生專家組組長、中國醫促會互聯網醫療分會副主委盧洪洲分享了對當前全球疫情趨勢的研判、新冠肺炎科研方面的最新進展和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應用。盧洪洲院長表示,接種疫苗仍是目前最為有效的辦法。能夠防止新冠重癥的方法,除了接種疫苗以外,小分子抗新冠藥物的普及和使用也很重要。
韓德民院士最后談及,上海作為擁有2500萬人口的超大型城市,當前的疫情防控正處在最緊要的關鍵階段。目前,上海抗疫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相信通過全國醫療專家及各界力量的共同努力,一定能盡早打贏這場殲滅戰。(經濟日報記者 吳佳佳)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