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令野菜站“C位”
隨著氣溫節節攀升,關中平原綠意盎然。市民用舌尖品味、用腳步丈量春天,嘗時鮮、踏青游興致漸濃。記者走訪發現,槐花、香椿、薺菜、蘆筍、蠶豆……時令野菜琳瑯滿目,占據了西安多個商超、社區菜市場的“C位”。
近日,在西安碑林區小南門便民市場,記者看到時令野菜品種豐富,其中,堆成“小雪山”的槐花最引人注意。“槐花咋賣?”“8元一斤。”“來兩斤槐花,我回去做麥飯。”西安市民王阿姨經驗老到地買了兩斤似開非開、含苞欲放的槐花。
“吃槐花就是找尋兒時春天的味道,最好的做法就是槐花麥飯。”西安市民王梅梅告訴記者,“將槐花和面粉、玉米面拌勻,蒸鍋上放蒸籠布,上鍋蒸10分鐘到15分鐘,出鍋加入辣椒面、蒜泥、芝麻,熱油淋上去,那滋味美得很。”
在多個攤點,除了槐花,還有香椿、苜蓿、芥菜、薺薺菜、白蒿等野菜。有野菜售賣的攤位備受青睞,不少市民都在購買,價格從幾元到十幾元不等。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3月底、4月初時,野菜價格高些,再之后上市,品種多了,量也大了,價格就下來了。
隨著春末夏初的到來,城市里菜市場的時令野菜逐漸減少,可清涼的山里還是“美味天堂”。“小時候,老家的房前屋后都種著槐樹,比起菜市場買現成的,父母更喜歡打槐花、挖野菜。”西安市民吳菲菲的父母今年60多歲,近期每到周末就喜歡全家一起去秦嶺北路一線附近的鄉村或者老家銅川踏青會友。
和吳菲菲一家一樣,“五一”假期,西安不少市民選擇就近旅游,到城市周邊賞花、住民宿、露營等。
“近一段時間來住宿和吃飯的游客特別愛點野菜,做法主要是涼調和炒雞蛋,像春季菜單里32元的松仁野山菜、45元的外婆菜炒土雞蛋基本每桌都點。”西安市引鎮街道龍渠村的“陌上花棲”民宿管家韓宵告訴記者,民宿主打秦嶺生態菜,野菜由鎮上專門的農產品供貨超市供貨,種類不少,香椿、芥菜、薺薺菜、仁漢菜……節假日每天要接待40桌,每桌6人到8人。
當下,時令菜受到消費者熱捧,商家們認真研究大眾消費心理和消費習慣,商品和銷售方式的多樣性不僅滿足了消費者需求,更提高了“限定”時令菜的經濟價值。
記者5月5日在西安市碑林區的一家盒馬春菜售賣點,看到楊凌生產的200克香椿凈菜售價是14.9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因為保質期短,超過一半的春菜都選取本地周邊基地供應。今年2月底,陜西渭南生產的本地綠香椿,每100克售價是10元左右,薺薺菜、香椿這些本地供應的春菜都能提前兩周上市。為了讓消費者吃到更多種類,還增加了空運外地春菜,像寧夏的枸杞芽、蘇浙滬地區的馬蘭頭和草頭、云南的茉莉花等,都是通過空運來到西安,陜西的槐花和榆錢也將賣到全國其他城市。利用全國基地氣溫差,空運各地時令蔬菜補充本地供應,極大地拉長了供應時間,也增加了供應品類,春菜供應可以從2月一直延續到5月。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