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攜手京東發布數據——預制菜消費持續走高
數據來源 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
用品質和安全贏得市場
近兩年,預制菜可謂是食品市場上的一匹黑馬,不僅品種豐富、口味多樣,消費持續走高,諸多上下游企業也紛紛入局。預制菜行業如何又好又快發展,成為熱點話題。
總體來看,預制菜之所以走紅,主要是因為其日漸豐富的品類,滿足了人們對于美食的渴望,解決了消費者廚藝“不精”的問題。同時,年輕消費群體逐步成為市場重要需求側,他們快節奏的生活,和對便捷、健康餐飲的追求,也助推了預制菜市場的發展。目前,預制菜市場已迅速開始細分,針對不同用戶的訴求,企業可以選擇不同的發力方向。
一方面,從品牌、口味、菜系分析不難發現,很多消費者想通過預制菜在家里輕松吃出“下館子”的感覺,因此在線下餐飲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的菜系、菜品和知名品牌,很自然地在預制菜市場中唱主角。2021年閩粵菜系、江淮菜系、川湘菜系和西北菜系預制菜商品成交額分別同比增長180%、160%、150%和80%。老字號入局雖晚,但增速快,展示出品牌對消費者的深遠影響力,實現了“后發先至”。
因此,對于具備天然的品牌競爭優勢和用戶信賴度的傳統餐飲和食品品牌來說,發力預制菜領域,更容易贏得廣大消費者尤其是中老年的青睞。在這個過程中,老字號可以充分發揮品牌影響力,不斷鞏固自己的優勢。除了把最知名的拿手好菜用預制菜模式打入市場,針對更多用戶群的產品創新和拓展也會讓這類企業有更好的成長空間。
另一方面,很多消費者選擇預制菜就是為了方便和健康。數據顯示,2021年代餐輕食品類成交額同比增長82%,同時女性群體的兒童速食成交額同比增長78%。建議新入局企業可以更加聚焦這類需求,不僅在產品設計上突出健康和便捷,也要通過短視頻等新型消費渠道精準對接這些消費者。
以預制菜為代表的即享食品的出現,讓消費者實現了“懶”與“饞”的平衡,“效率”與“口味”的平衡,“足不出戶”與“吃遍全球”的平衡,“便捷”與“健康”的平衡。不過,無論在這個想象無限的市場里能創造出多少種花樣,品質和安全永遠是食品企業必須堅守的行業底線,也是預制菜是否能持續贏得消費者信賴的核心。
(作者劉 暉 系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