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消息!給菜籃子加點藝術味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菜籃子有什么味道?魚蝦的新鮮,蔬菜的清香,水果的甜美……日前,云南省嵩明縣啟動的“菜籃子藝術季”線上線下活動,給菜籃子加了點藝術味道,吸引了市民的目光。
會唱歌可以上“中國好聲音”,會種地則可以上嵩明“好聲音”,嵩明縣把優秀新農人和他們的故事拍攝成短片在新媒體平臺推廣宣傳,讓粉絲們投票評選出自己心目中的“新農人”;美妝、零食、玩偶裝進盲盒,成為當下年輕人的潮流文化,嵩明運用潮流的盲盒開箱營銷方式讓優質農產品“出圈”,刺激年輕人品嘗神秘美味;去農貿市場買個菜順便再逛個展,看看當下最新的農業發展成果、優質農產品、優秀農業企業,讓柴米油鹽的“人間煙火”與藝術元素的“詩與遠方”在接地氣的菜市場生活場景進行互動,生動有趣地展示了嵩明農業發展成果……
將藝術創意融入農業農村發展不僅是嵩明縣的獨創,近年來,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大背景下,無論是鄉村旅游、農產品推廣,還是鄉村建設、鄉土文化打造,許多地區的農村都開始多了點“藝術范兒”。文藝創作者們在“藝術+鄉村”的路上進行探索,無疑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動力。
不久前,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意見》,其中提出要促進創意、設計、音樂、美術、動漫、科技等融入鄉村經濟社會發展,挖掘提升鄉村人文價值,增強鄉村審美韻味,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可以說,藝術介入農村發展已經成為鄉村振興的一個重要手段。
例如農產品與藝術“聯姻”,給土產品加點藝術味,改變以往鄉村特產簡單粗獷的刻板形象,可以提高優質農產品的知名度及市場占有率,加速驅動鄉村產業振興。鄉村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和延續地,藝術工作者來到鄉村,可以用敏銳的藝術嗅覺來發現即將消失的鄉土文化,進而保護挖掘再創作轉化,利用鄉村藝術節、鄉村博物館等形式帶動文旅、農旅產業融合發展??傊l村產業與藝術IP結合,讓城市的先進理念“走進來”,讓鄉村資源“走出去”,通過藝術與農業產業的雙向流動,打破城鄉二元結構,加速城鄉資源要素互換,共同繪制鄉村振興的新藍圖。
藝術點亮鄉村、賦能鄉村,并沒有特定的模式,當然也無需千篇一律,關鍵是要吸引人才投身鄉村,發揮他們各自的想象力創造力。政府可以制定相應的有效機制、激勵政策,一方面鼓勵引導對鄉村有情懷的文藝產業從業人員、企業家、文化工作者、文化志愿者投身鄉村,帶動文化下鄉、資本下鄉、產業下鄉;另一方面可以扶持大學畢業生、返鄉創業能人、非遺傳承人、鄉土人才等到鄉村創新創業,主動參與、主動作為。讓廣袤的鄉村也能成為從事藝術的年輕人實現人生價值的大舞臺,吸引他們扎根下去,賦能鄉村多維發展,讓菜籃子多點藝術味。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曹 松)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