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消息!年少唯愛多巴胺,中年才懂內啡肽?專家解讀
年少唯愛多巴胺, 中年才懂內啡肽?
不知道你最近有沒有在網上看到這么一個說法,“年少時只追求多巴胺,等人到中年了,方知道內啡肽才是最好的。”甚至有文章表示要“擺脫多巴胺,追逐內啡肽”,讓不少網友看得一頭霧水,這不是兩種人體的激素嗎,怎么還分出個高低了,這到底要表達啥?心理聊吧約請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身醫學科主任袁勇貴來和你說道說道。
(資料圖)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沈昭
1 了解一下,何為多巴胺和內啡肽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多巴胺和內啡肽兩者的概念,袁勇貴首先從臨床專業的角度對這兩種物質進行了解釋。
“多巴胺是大腦中含量最豐富的兒茶酚胺類神經遞質,是一種神經傳道物質,它能夠傳遞興奮、開心的信息。”簡單來說,多巴胺能夠給人們帶來快感,其具體作用就是“獎勵”和“愉悅感”,用比較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比如當我們吃到美食時,口腹之欲得到了滿足,內心會無比愉悅,這種通過食物獲得的滿足感就是多巴胺在起作用。除了通過飲食獲取、刺激多巴胺分泌外,我們玩游戲、刷短視頻也會刺激多巴胺分泌,刷短視頻和打游戲不需要付出過多的努力就能夠得到“獎勵”,比如通過短視頻獲得一個笑點、知識點,打贏了一把游戲獲得了成功的滿足感,就是多巴胺分泌刺激在作怪。
那么內啡肽又是什么呢?“內啡肽是一種腦下垂體分泌的、類似于嗎啡生物化學合成物的激素,它可以和嗎啡受體結合,產生和嗎啡、鴉片一樣的止痛效果和快感。”內啡肽是一種天然的鎮痛劑,在實際生活場景中,跑步、運動的快感,吃辣的快感都和內啡肽的分泌有關系,在進行長時間、持續性的、中量至重量級的運動時,大腦就會分泌內啡肽鎮痛,讓人產生快感。吃辣也與此類似,辣椒給舌頭制造的痛感刺激人體分泌內啡肽,在鎮痛的同時讓人感到快樂,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么會有人吃辣上頭,越辣越想吃。
2 都能帶來“快樂”,兩者有何不同?
“多巴胺和內啡肽兩者產生的機制不同,但是都能給人帶來快感,讓人感覺舒服、快樂。”同樣都是產生快樂的小秘密,多巴胺和內啡肽所帶來的快樂是不一樣的,“比較簡單地說,就是多巴胺帶來的快感更偏重于心理上的快感和滿足,而內啡肽帶來的快感更偏重于生理上的放松和快樂。”
“其實網友們說的年少追求多巴胺,中年才知道內啡肽這種說法,也就是一種比喻,不是完全符合臨床上的概念的。”袁勇貴解釋到,這種說法實際上是將多巴胺簡化為“短時刺激快感”,將內啡肽簡化為“延時快感滿足”,所謂的年輕時只追求“多巴胺”說的就是年輕時喜歡追求短時刺激的快感,而中年了才明白延時滿足的重要性。雖然也能夠理解網友們所說的是希望人們不要短視,在追求夢想、快樂的路上將眼光放遠,不過也應該注意,這些文章中常常提到的“人到中年就應該多多搞點內啡肽,把多巴胺都丟得遠遠的”這種說法可不正確,有可能將不了解這兩者概念的人引入知識誤區,內啡肽和多巴胺兩者不能多也不能少,更不能缺。
3 健康身心,缺一不可
“多巴胺和內啡肽都是人體分泌、調節的激素,也不是說追求它有它就有,想要它沒有就能沒有的,這些激素分泌之間是有平衡關系的,一旦平衡關系被打破,比如說這種太多了或者那種太少了,對人體身心健康都會產生傷害。”袁勇貴表示。
如果這兩種激素分泌失常的話會怎么樣?袁勇貴也做出了詳細解答:“多巴胺能低下時,會引起快感的缺失,很多抑郁癥患者就會出現這種問題。”多巴胺的缺失會讓人感受不到愉快,情感上變得冷淡,會更多地感受到不幸福、不安、焦慮、不滿,長時間持續這一情況會使人陷入心境惡劣,快感的缺失是抑郁癥的核心表現,抑郁癥患者表現出來的厭世、心境低落、不快、焦躁不安等與多巴胺能的嚴重低下息息相關,“除此外,精神分裂癥也和多巴胺的缺失有關系。”
內啡肽則是一種“年輕的荷爾蒙”,正常分泌的內啡肽有助于我們保持年輕、活力的狀態,內啡肽的缺乏則有可能導致人對疼痛的容忍度降低,患者有可能會無緣無故感覺疼痛,內啡肽的缺乏也同樣會讓人難以感受生活中的快樂,“內啡肽是能夠起到調節呼吸、體溫、血壓這些功能的,對于人體起到了重要的生理調節作用。”袁勇貴表示,要獲取內啡肽其實并不難,“平日里多運動,或者去唱唱歌跳跳舞,都可以促進內啡肽的分泌,讓我們的身體保持年輕活力。”
不管是多巴胺還是內啡肽,都是在維持著我們人體身心健康、平衡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快樂的瞬間,都有這些激素在起著作用,讓我們能夠感知著生命力的點滴觸動。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