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頭條:天山腳下新麥香
夏日,記者走進位于天山北麓的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臺縣,只見風吹麥浪起伏,滿目豐收景象。
在西北灣鎮柳樹河子村,種糧大戶馮汝剛正在近千畝冬小麥地里察看小麥長勢,迎接即將到來的收獲季節。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奇臺縣地處優質小麥種植帶,是國家級商品糧基地縣,近些年每年的小麥種植面積都在百萬畝左右,產量在4億公斤以上。
“大水漫灌澆地白天黑夜都要有人值守,一刻都等不得,一年要澆6次水,太累了。”2009年,馮汝剛花費40多萬元把“大水漫灌”改造為“加壓滴灌”澆水,“用了一年,不但省水省力,而且每畝地產量高出30多公斤。”馮汝剛成了村里首個滴灌種植小麥的農民。
漸漸地,馮汝剛的田間地頭,種小麥的新鮮事物越來越多:犁地耙地播種機械先進高效,澆水施肥利用滴灌一體化操作;過去1人背打藥桶1天最多打100畝,現在用無人機打農藥,1000畝僅需3小時;過去1天收割300畝的收割機,被1天收割800多畝的新式機器替代……
近些年,奇臺縣按照“全域綠色,部分有機”產業布局,推行綠色有機小麥種植。發布《奇臺縣小麥綠色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已建成綠色優質小麥生產基地100萬畝,優質小麥良種覆蓋率達到100%;創建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1.6萬畝。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種地大戶和家庭農場標準化生產發展模式,馮汝剛等種植大戶的優質小麥源源不斷地進入當地小麥加工企業。
記者在新疆新糧華麥面粉有限責任公司廠區看到,一輛輛滿載小麥的卡車進進出出,一粒粒小麥從卸貨、加工到包裝等多環節實現自動化加工。在實驗室,每一批出廠面粉都要經過吸水率、拉伸度、蛋白質等多項測試。雪花粉、打馕粉、拉面粉等各類面粉產品,通過“線上+線下”渠道行銷全國。
“今年1月份新投產一條全自動面粉生產線,現在公司小麥日加工能力為1200噸。去年銷售額超4億元,今年有望達到7億元。”該公司副董事長張凱說,過去對優質奇臺小麥面粉挖掘不夠,產品局限在新疆市場。2017年,企業通過引導農戶種植優質冬小麥,打造優質小麥高端面粉等多樣化產品,贏得消費者青睞,現在產品銷往全國各地。
目前,奇臺縣通過優質小麥吸引培育了8家面粉加工企業,產業鏈不斷延伸,已成為新疆最大的面粉加工基地。
不斷壯大的小麥產業,也成為吸引人才回鄉就業創業的載體。“家門口也能發展很好?!苯衲?6歲的康文雯是新疆新糧華麥面粉有限責任公司財務部長,看到家鄉小麥產業發展良好,她便回到了家鄉?!艾F在每月能拿到8000多元工資,家里的土地流轉出去也能增收,還能照顧家人?!笨滴啮┱f。
奇臺縣通過多年小麥種植,從小麥品種、種植技術到現代技術裝備應用都達到了較高技術水平,全程機械化耕、種、噴藥、收獲水平不斷提升,小麥規?;N植面積達到75%,產業鏈不斷延伸,進一步夯實了優質小麥生產基礎。
“今后,奇臺縣將統籌用好土地和水資源,在穩產高產和綠色優質上雙向發力?!逼媾_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于建新說,通過減少農藥和化肥使用、優化田間管理、提高種植技藝等方面發力,奇臺不斷鞏固國家級商品糧基地縣的地位,通過產業鏈延伸,推動一二三產業高質量發展。 (經濟日報記者 馬呈忠)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