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看點:連日高溫考驗申城“菜籃子”供應 正調撥更多運力
40.9℃!昨天,上海“二刷”高溫紅色預警,最高氣溫達到40.9℃。蒸騰熱浪讓綠葉菜生長緩慢,價格上漲,不少市民更發現,一些互聯網買菜平臺又出現了“運力緊張”的提示,都給申城“菜籃子”供應帶來考驗。
(相關資料圖)
但記者昨天走訪市場后發現,“運力緊張”并不等于供應不足,連續高溫疊加部分小區封控,讓市民紛紛選擇送貨上門,導致訂單量猛增。但無論是零售端還是批發端,上海主副食品供應都很充足。光明食品集團下屬上海蔬菜集團表示,目前旗下西郊國際、江橋、三林等批發市場蔬菜日均成交量已恢復至6000噸左右,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高溫天不愿出門
買菜平臺出現“運力緊張”
“不知道天太熱都不想出門,還是別的原因,一早睜開眼,盒馬只有19時之后的運力了,再去叮咚看了眼,也只有下午運力了。”這兩天,不少市民發現,一些互聯網買菜平臺又出現“運力緊張”的情況,而在某些區域,綠葉菜、西瓜等時令蔬果在中午就會賣光。難道是生鮮產品供應出現緊張?
今天早上7時,記者分別登錄盒馬、叮咚買菜App,發現無論是新鮮蔬果還是肉禽蛋奶,均品類齊全、供應充足。而在運力上,此時叮咚能選擇全天各個時段,盒馬7:30到8:30的時段已經約滿,但當日其他時段的運力依舊充足。
“這幾天訂單量確實大幅增加,消費者主要購買蔬菜水果、肉禽蛋奶,還有瓶裝水、冰淇淋等生活必需品。”叮咚買菜楊浦站站長李帥告訴記者,氣溫逐步攀升后,站內訂單量最高突破了每日2000單,而在平時只有1500單左右。
不過,盡管線上渠道有所緊張,但線下門店的供應依舊很充足。記者昨天下午在盒馬楊浦環創店看到,這家店面積不大,但貨品陳列齊全。店內的顧客也不多,卻有不少店員拿著袋子快速揀貨。
多備貨調人手
保障市民菜籃子
“高溫紅色預警一發布,市民通過線上渠道購買生鮮物資的需求就會激增。因此,近期我們的備貨量增加了30%。”叮咚買菜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通過增加備貨量、延長營業時間、調撥更多人手等多種方式,正在全力提升供應能力。
今天凌晨4時,叮咚買菜金山廊下農場里的工人就走進了菜地。鮮靈靈的小青菜、杭白菜、空心菜、米莧等綠葉菜經過采摘、分揀、包裝,很快就會通過全程冷鏈送到全市各個前置倉。農場經理盧葉介紹,為了避免工人勞累中暑,同時也保障蔬菜品質不受高溫影響,上午10時到下午3時是工人們的休息時間,一早一晚則會安排搶收。
記者了解到,叮咚買菜在金山廊下的自有農場有800畝,已經全部按照市場缺口安排指定品類種植。目前,每天能產出10噸蔬菜,且供應量還在增長中。而為了提升配送能力,一方面在內部調整,把一些單量較少站點的配送人員安排到配送壓力比較大的站點支援,另一方面則加大了人員招聘,還從外地調度一線人員支援上海。同時也延長了營業時間,加班加點為市民配送。
不僅是線上渠道在提升供應能力,越來越多的小菜場也恢復了線下營業,讓市民能在家門口完成采購。日前,長寧區的美天新漁、美天玉屏和新遵義菜市場重新開門迎客,蔬菜、水果、肉制品、豆制品、半成品等主副食品一應俱全。美天平價菜專柜則帶來基地直供的蔬菜,以低于市場30%的價格銷售。土豆1.5元/斤,杭白菜1.8元/斤、上海青3元/斤……吸引了不少市民購買。
“這兩天溫度特別高,郊區綠葉菜產能下降,價格提高,客菜的運輸成本也在提升,所以市場上的蔬菜價格有所上漲。但我們通過自有基地的種植,自有供應鏈的采購,能夠保證供應充足,價格穩定。”上海美天副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顧志君告訴記者。
南北客菜源源不斷
蔬菜供應量與去年相當
為了在傳統“夏淡”時間確保蔬菜供應充足,光明食品集團下屬上海蔬菜集團發揮好城市保供主力軍、主渠道作用,旗下西郊國際、江橋、三林等批發市場已加強與外省市蔬菜外延基地的對接聯系,調度產地貨源有節奏地進入上海市場,目前蔬菜日均成交量已恢復至6000噸左右,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盡管申城遭遇連續高溫,但我們不缺菜。”西郊國際江橋市場副總經理兼江橋蔬菜部經理王文明告訴記者,不管是蔬菜批發的數量、品種還是價格,這段時間都很平穩,與去年同期持平。“7月13日,土豆的批發價是1.15元/斤,萵筍1.2元/斤,卷心菜、大白菜和冬瓜都是0.55元/斤。上海人喜歡吃的綠葉菜里,23斤一筐的寧夏青菜賣到110元到150元之間,折合每斤批發價4.78元到6.52元之間,也和去年同期差不多。”
記者了解到,自6月1日上海全面恢復全市正常生產生活秩序以來,西郊國際、江橋等批發市場采取現場無接觸提貨交易模式,逐步恢復正常運營秩序。目前江橋批發市場日均成交量恢復至4000噸以上,西郊國際也在今年擴充經營品種范圍,增加蔬菜交易,日均成交量已經達到了1800噸。兩者相加達6000噸左右。
“目前北方菜是主力。北線上,每天有1000噸的蘭州高原菜進入上海市場,內蒙古的呼和浩特、赤峰等,寧夏的銀川、固原等,還有山東的臨沂、濰坊等都是主產區。南線則有云南、廣西等地的蔬菜入滬,比方說云南的‘四大金剛’,即上海青、生菜、油麥菜、杭白菜,就供應很充足,也很受上海市民的喜愛。”王文明告訴記者,目前客菜入滬的通路已基本恢復正常。
上海蔬菜集團表示,今年“夏淡”期間(6月至9月),計劃安排90萬噸主副食品,力求結構合理、品種多樣。同時要進一步夯實貨源基礎,確保當日交易結束后市場內有2000噸以上的蔬菜保有量。(記者 張鈺蕓)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