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觀察:產學研用相結合 河南大學生創新創業微觀察
新華社鄭州7月31日電(記者王林園 劉振坤)近日,記者走進位于河南鄭州的中國中原大學生創業孵化園,看見河南職業技術學院的不少學生正忙著研發技術、商討方案……有的已經把項目運營成熟看到效果,有的正提高研發層次,有的將目光聚焦縣鄉解決百姓切身需求。
河南職業技術學院蔓樂昂創業團隊是元宇宙國潮動漫IP服務商,致力于打造古風類寓教于樂社交平臺。年僅21歲的團隊負責人任志遠是今年的應屆畢業生,他告訴記者:“我們將傳統文化和傳統人物形象作為重要設計元素,融入虛擬空間場景搭建中,目前已在平臺上搭建包括長安城、開封府在內的幾百組大型傳統建筑場景,設計有五虎上將等眾多傳統人物IP形象,現在的用戶數量和收入都比較理想。”
(資料圖片)
據了解,這支7人創業團隊平均年齡不到20歲,其中3人是在校生,4人是今年畢業生。蔓樂昂創業團隊指導老師王澤強說:“這個面向新領域的創業項目不僅在全國性大學生創業比賽中取得了好成績,也迅速適應了市場,參與了今年冬奧會的虛擬空間場景策劃,間接帶動了400余人就業?!?/p>
同樣開拓了較大市場的還有劉夢露的創業團隊。劉夢露是河南職業技術學院電商物流學院現代物流管理專業2021屆畢業生,團隊將研發重點定位于滿足縣、鄉、村等末端網點需求的智能化物流裝備,產品的應用場景包括中小型分撥中心和末端快遞站點中的入庫、傳送、分揀、出庫、信息處理等各個環節。重點解決不同快遞公司分揀系統不兼容,數據不共享,無法實現混合式分揀的問題,實現降本增效。
劉夢露說:“我們團隊最終在學校幫助下研發出來盤式分揀機、一分四分揀機、稱重掃描一體機等一系列非常適合縣鄉級網點的物流設備?!?/p>
河南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李桂貞說:“近年來,通過政策扶持、項目孵化、資金幫扶等系列引導,學校逐漸培育并形成創新創業的良好生態和氛圍,讓學生在專業知識和實踐基礎上敢創業、能創業?!?/p>
該校2020級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學生孟榮恩,就是在自己專業知識和實踐基礎上有了創業的想法,學校在考察其專業知識、動手能力以及整體創業思路后,專門為其指定學院專業課教師劉擁軍作為創業指導老師。
孟榮恩展示團隊研發的特色音響,校方介紹創新創業幫扶成果。
孟榮恩說:“我是個音樂愛好者,電子管功放播放的音樂音色優美柔和、悠揚動聽,我很喜歡。于是我就想結合所學專業知識做高端的電子管功放,通過兩年多的努力,現階段已經做出了一系列音色優美的電子管功放,并逐步推向市場,取得了良好的市場反饋?!?/p>
劉擁軍說:“在學校精心培育好創新創業環境后,我們加強對學生專業知識的引領,學生有了創業想法,我們就秉持‘扶上馬、送一程’的理念指導好學生創業,這樣學生創業就有堅強后盾和足夠的安全感?!?/p>
據介紹,2021年以來,河南職業技術學院學生注冊公司120余個,學校各階孵化平臺孵化創新創業項目98個,孵化產值近2億元,平均每個創業團隊能帶動5人左右就業,有些項目帶動就業數百人。
記者暑期在河南多所高校調研發現,不少學生參與策劃創業項目。在河南機電職業學院的產業學院,記者見到了郝奕霖等多名學生的創業團隊。“近年來政府頻頻出臺鼓勵政策,指導老師的幫扶引導以及學校提供的場地、環境等都在為我們創業保駕護航。”郝奕霖說。
據了解,河南省教育廳連續多年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扶持培優計劃,遴選出一批優秀大學生創業項目進行培育孵化,累計投入3600萬元,扶持621個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河南還在全省認定了50個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示范基地,為全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提供綜合性服務平臺。
此外,河南近年為鼓勵大學生創業,在稅收優惠、創業擔保、資金支持、工商登記、場地支持等多方面出臺具體舉措,同時,允許實施彈性學制,可適當延長學生修業年限,支持在校大學生結合所學專業創新創業。河南還要求各高校設置合理的創新創業學分,建立創新創業學分積累與轉換制度,將學生參加創新創業培訓、在線開放課程學習、開展創新實驗、參與學科競賽與課題研究、發表論文、獲得專利和自主創業等情況折算為學分,以多種方式鼓勵并支持大學生創業。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