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熱文:第二屆賽諾菲罕見病高峰論壇召開
(資料圖)
8月21日,第二屆賽諾菲罕見病高峰論壇于線上召開。論壇集聚國內外罕見病領域的專業人士、臨床專家和患者組織代表就罕見病多元保障、診療前沿和合作生態等議題建言獻策。
目前,世界范圍內已知的罕見病已經超過7000種。其中,溶酶體貯積癥(LSDs)中的戈謝病、龐貝病、法布雷病等目前在國內確診人數甚至僅數百人,可謂典型的“超罕見病”。
提升藥物可及性和可負擔性是超罕見病保障所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近些年,多地因地制宜,探索針對“超罕見病”的保障體系。江蘇省去年7月將包括戈謝病、龐貝病、法布雷病和黏多糖貯積癥IV型等病種納入了省醫保報銷范圍,大大減輕了患者和家庭的用藥負擔。浙江、山東等地也在國家基本醫保目錄之外,探索實行針對罕見病患者的特殊用藥保障制度。
自1999年在中國市場先行探索以來,賽諾菲已致力于中國罕見病領域生態建設長達23年,在推動本土臨床研究以及篩查、診斷、治療與保障等方面長期布局。
1999年,賽諾菲在中國啟動了針對戈謝病患者的人道主義援助項目,為134名患者無償提供藥品。在神經科學領域,賽諾菲與國內專家共同完成了多個針對中國人群的IV期研究、單中心和多中心的真實世界研究。賽諾菲還與多方攜手,連續三屆支持LSDs高危篩查項目,在江蘇、天津、廣東落地中國溶酶體貯積癥診療能力建設項目,建立國內首個多發性硬化診療能力建設培訓項目,為多發性硬化患者提供全病程管理數字化工具。
賽諾菲特藥全球事業部中國區總經理謝麗娟表示:“近年來,中國罕見病醫療保障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我們仍需關注‘超罕見病’患者,幫助他們跨越‘診斷難’‘治療難’‘保障難’的大山,獲得可支付、可持續的治療。”(經濟日報記者 袁勇)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