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從上市銀行業績看中國經濟!消費貸這樣助推消費“暖起來”
近期,42家上市銀行上半年的業績已披露完畢。今年上半年,37家銀行凈利潤同比增長,2家銀行凈利潤同比減少,還有3家持平。銀保監會的數據也顯示,上半年我國商業銀行利潤保持穩健,風險抵補能力較強。這也保證了各家銀行能夠發放更多的貸款,助力實體經濟恢復發展。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克服超預期因素不利影響,呈現企穩回升態勢。
在一系列穩增長政策措施推動下,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3.68萬億元,對穩經濟、保市場主體起到了重要作用。這些貸款都投向了哪些領域呢?
上半年銀行貸款都投向了哪些領域?
(資料圖)
在助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的過程中,六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發揮了“頭雁”作用,普遍加大了信貸投放力度。上半年工行新增境內人民幣貸款1.61萬億元、農行新增人民幣貸款1.6萬億元、中行新增人民幣貸款1.02萬億元、建行新增人民幣貸款1.54萬億元。首次實現四大銀行半年貸款均超萬億元。新增貸款主要投向了哪些領域呢?
郵儲銀行行長 劉建軍:我們的服務領域更加聚焦代表中國經濟未來發展方向的先進制造業、“專精特新”企業等領域,制造業中長期貸款較上年末增長超19%。
基礎設施投資是穩增長的重要發力點。截至6月末,建行基礎設施貸款余額約5.5萬億元,占對公貸款比例超過一半。制造業貸款投放今年持續保持高增長。上半年,工行投向制造業的貸款增加6281億元,增量為去年同期的3.5倍。農行制造業貸款余額較年初增長24.5%;交行境內行制造業貸款較上年末增長20.48%。此外,各家銀行上半年的普惠貸款也都增長較快。
中國銀行行長 劉金:6月底,普惠線上貸款的余額比年初增加了70%。下一階段,我們將繼續堅持金融惠民,加大普惠信貸的投放。今年,我們全年目標是3000億元的普惠貸款任務。
消費貸如何助推消費“暖起來”?
銀行貸款不僅是企業生產、經營中的重要助力,也能釋放百姓消費活力。來看看銀行在地方是如何來助推消費的。
山東德州的吳慶遠不久前剛剛驗收了新房,這幾天正在籌劃裝修,但是算來算去裝修款還差10萬塊錢。于是他找到了銀行。在銀行客戶經理的指導下,吳慶遠用手機銀行直接申請了10萬元的消費貸,每個月還款不到3000元。
工商銀行德州運河支行獲貸中心客戶經理 高凌軒:今年以來,我們消費貸的利率已經下調了2次,像剛才這位客戶,在年初辦理貸款利率大約是在4.75%左右,現在我們已經下調至了3.7%,一年算下來,我們可以為這位客戶節約利息大約是700元左右。
不僅是工行,包括農行、郵儲銀行等多家銀行,目前消費貸最低利率也都降到了4%以下。多家銀行表示,下一步將加大對個人貸款業務的投入,特別是推動消費貸等業務發展,促進消費回暖。
平安銀行董事長 謝永林:我們一直堅定不移朝著零售轉型。我們透過消費金融、信用卡幫助他們解決住房、購車、消費等實際需求。
建設銀行行長 張金良:下半年隨著國家提振消費、穩經濟的一攬子措施陸續出臺,持續發力,消費信心邊際恢復,消費需求和市場空間將隨之逐步釋放,我們將進一步挖潛消費信貸的增長動能。我們預計下半年消費貸款的增長會好于上半年。
下半年貸款投放有何變化?
銀行貸款是重要的經濟先行指標之一。數據顯示,今年1—7月我國新增人民幣貸款 14.4萬億元,同比多增了 5161億元。那么,下半年各家銀行重點又將支持哪些領域呢?
多家銀行表示,要持續為實體經濟提供高效率、高質量的資金支持,助力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農業銀行董事長 谷澍:7月份和8月份連續這兩個月農業銀行單月的信貸投放量都超過了去年同期的單月投放量。我們判斷這種信貸增長幅度的態勢,大概率是能夠延續的。
工商銀行行長 廖林:下半年投放量以及全年的投放量,會實現同比多增、結構優化、重點突出這個目標,堅持充足發力、靠前發力、精準發力。
多家銀行表示,下階段信貸投放,要更加注重結構繼續優化、重點突出。支持擴投資、促消費,助力扎實穩住宏觀經濟大盤。
交通銀行副行長 郭莽:繼續加大服務實體經濟的力度。積極對接國家重大戰略方向和政策導向,繼續加大對普惠金融、制造業、綠色發展、科技創新、鄉村振興、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的信貸投放。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