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新資訊:讀懂中國丨皮姆:在中國實現夢想
在浙江平湖,有一座3平方公里的國際科技農業合作示范區。這里不僅有國際前瞻性農業科技項目,也有為項目遠道而來的洋面孔。系列報道《讀懂中國》,今天帶您去認識其中一位年輕的荷蘭農業專家,他叫皮姆,從抱著來中國試試看的態度,到愛上這里的美麗鄉村。皮姆有著怎樣的轉變?一起去看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浙江平湖農業經濟開發區研究員 皮姆:我叫皮姆,我來自荷蘭,我從事室內種植技術的研發工作,這是一個非常有效、干凈、安全的系統,這對未來也很有意義,我是一名新農人。
一個集裝箱加一臺電腦,不需要陽光和土壤也能種菜。在這里,皮姆用計算機控制種子生長所需的溫度、光線、肥料、水,包括二氧化碳的濃度等,27天可以種出一茬菜。這就是皮姆一直參與研究的在集裝箱里種蔬菜水果的“植物工廠”。
畢業于全球著名農業大學瓦格寧根大學的皮姆一直對這項新技術充滿信心,夢想著推廣并運用到實踐中。然而在農業發達的荷蘭,并不是所有的新技術都能被應用于實踐中。隨著“植物工廠”項目在2019年被引進浙江平湖,皮姆接到了來自中國的工作邀約,他的科技農業夢在中國有了實現的可能。
浙江平湖農業經濟開發區研究員 皮姆:荷蘭人,或者說基本上歐洲人,我想都對新技術更加保守。與此同時在中國,我感覺人們對新事物表現得更加興奮,當一項新技術和新進展出現的時候,他們會想擁有它,嘗試一下。
此前從未來過中國的皮姆,對中國的了解也只是來自西方媒體的報道,他的家人也不支持。但皮姆還是決定來中國看一看。
浙江平湖農業經濟開發區研究員 皮姆:我真的被驚艷到了,這里非常現代化,而且這里的項目也雄心勃勃。我真心喜歡這個項目和他們的計劃。
目前皮姆和他的中國同事一起,正在設計替代集裝箱的大型實驗室,真正的“植物工廠”也將初具雛形。皮姆的科技農業夢在中國一步一步地實現著。
每天結束實驗室的工作后,學習1小時漢語已經是皮姆在中國生活的一部分。他也會經常和家人分享自己在中國生活的點點滴滴。
浙江平湖農業經濟開發區研究員 皮姆:這就是傳統的中國小鎮,但我很喜歡,這帶有浪漫的感覺。我很喜歡這樣的老建筑,我的家人被中國的美景驚訝到了,他們說沒想到這么美的地方會在中國,他們非常想要親眼觀賞美景。
在中國兩年多的工作和生活讓皮姆驚喜不斷,他發現,即使在農村,生活也越來越便捷。
浙江平湖農業經濟開發區研究員 皮姆:比如用手機支付,在手機上可以購買任何東西,即使是在農村,有些購買的東西也可以第二天就到達了。這操作起來很方便,在荷蘭我從來沒有這樣操作過,也沒有見過。
浙江平湖農業經濟開發區研究員 皮姆:我很滿意現在的生活,這是一個很美麗的地方,中國是這樣一個充滿機遇的國家,我看好中國的發展潛力,我覺得非常有意義,可以親眼見證這個系統在中國落地。
(總臺央視記者 吳汶倩 杜玉倩 浙江臺)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