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焦點:郊野露營躥紅,網紅如何長紅?
■記者 蘇展
“草坪所在之處皆有帳篷。”這幾天,奉賢區青村鎮吳房村村支書秦瑛提及露營時,語氣中難掩興奮。從市區自駕而至,游客們動作嫻熟:將車一停、打開后備廂、拿出帳篷和小推車,四下環顧、尋一處點位扎營。
金山區山陽鎮山陽田園,這番景象不難尋到復刻:下午四五點鐘,露營者開始“交接”草坪——前一波還在忙著收拾帳篷,后一批就等候在旁,興致盎然地準備開啟夜間野餐、圍看篝火。
(資料圖)
這個國慶假期,鄉村露營成為都市人休閑度假的熱門選擇。當露營邂逅鄉村,擦出的火花不止流量。如何讓“網紅”成為“長紅”?以鄉村振興為抓手,滬郊各區紛紛作出探索:譬如結合當地特點打磨露營產品,反哺民宿、餐飲、農產品的營收;提升業態、打造差異化,盤活資源要素、黏住客流……
“不僅看著熱鬧,對我們老百姓的收入確實也有幫助。像橘子、柿子、毛豆,游客回市區都會捎帶一些,挺好。”秦瑛說。
結合特色,形成客戶黏度反哺營收
對鄉村露營,山陽田園的負責人計民心中曾有過疑惑:按照城市公園露營的玩法,客戶自備帳篷、吃食、到點回家,對以民宿為主打的田園營收有何利好?
更進一步,當前露營熱中不乏“沖動式”體驗,常有人因朋友圈“夕陽下,帳篷邊”的九宮格美圖突發興致,前往打卡。如何打破“打卡體驗”的局限,將業已完善的田園綜合體服務嵌入露營,盤活要素資源,形成客戶黏度反哺營收?
長假期間與客戶的閑聊,稍許打消了計民的顧慮,“他們看中與自然的充分交互,尤其是孩子們能在這里抓雞趕鵝摸魚釣龍蝦。對綜合體中完整的配套設施印象深刻,不少人表示以后會來體驗一下民宿。”
當前,山陽田園的露營活動部分交由第三方“懶虎”運營。“懶虎”負責人郭靖告訴記者,客戶到鄉村自然會關注當地特產、原生態農產品,從而產生消費,“我們的活動套餐里本身也包括對山陽美食、特產以及綜合體設施的體驗,這也為客戶的進一步消費提供了可能”。他表示,套餐中提供的“野餐享用”項目,會請當地村民兼職負責烹飪,支付報酬,“目前我們露營活動月收入十余萬元左右,其中30%給山陽田園”。
如何反哺鄉村經濟?吳房村露營活動的運營方給出了清晰的思路,“我們結合鄉村振興設計產品,比如露營活動中涉及的餐飲——烤羊烤雞就同村里養殖結合;飲料結合吳房村的特色,把黃桃汽水、黃桃啤酒提供給客人。希望客戶的消費能帶動我們想銷售的、能反哺村集體營收的產品。”“暢野露營戶外運動”負責人楊晉新表示。
對露營產品的長遠規劃,他指出關鍵詞——差異化,“未來還會植入當地的非遺、農創等,以更接近自然,并與當地文化相結合的產品穩定客戶群。”
提升業態,更好利用自然資源稟賦
與花鳥魚蟲的可親可近,新鮮、原生態的農副產品、農作物,固然是鄉村露營區別于城市公園露營的重要抓手,但如此場景在鄉村之間相較卻頗為同質化。如何更好地利用自然資源稟賦?
楊晉新找到一個突破口,通過加入直升機飛行項目,將鄉村之美更直觀地呈現給客戶,“奉賢有幾處地標,譬如狀如錦鯉的金海湖公園,只有在空中才可瞰全貌;還有碧海金沙,俯瞰別具風味”。
假期,露營的受歡迎程度超出楊晉新的意料,以至于椅子桌子都沒有備夠,四處向村民求租。這次試水,更堅定了他的努力方向。當前,楊晉新正尋求同村里其他業態,比如民宿、團建的客戶群打通,實現多贏,為壯大村集體經濟添磚加瓦。
計民則更重視露營活動在親子教育中展現的可能性:“孩子們在這里不僅‘放電’,還可認識水稻、棉花,喂養小動物,將親近自然通過寓教于樂的形式融入產品設計。”
眼下,露營對山陽田園帶來的營收尚屬錦上添花。計民說:“一旦形成頗具規模的客流,我們會考慮將民宿納入。畢竟在帳篷過夜,第一次體驗尚可,但未必是最舒適的休息之所。”
儼然,露營已成為鄉村游的“新風口”,滬上郊野資源也因此成為商家相爭之地。不僅是郭靖和楊晉新,露營運營機構都在積極開拓崇明、奉賢、金山、寶山等地的郊野資源。今年7月,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在回應市人大代表相關建議時明確,“用好崇明、奉賢等遠郊區域的生態資源,推動其建立健全的露營服務體系,打造優質露營基地”。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