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即時:拓展縣域經濟發展新空間
圖① 在肇東星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玉米經過加工“變身”為增鮮劑。
圖② 肇東市玉米種植面積達298.8萬畝。圖為玉米收割現場。(資料圖片)
從哈爾濱站乘坐高鐵出發,21分鐘后便可抵達黑龍江肇東站。一出站,只見人潮涌動。其中,大部分都是“跨市通勤”的人。
(資料圖)
與哈爾濱地理位置上的“親近”,為肇東市帶來一系列發展便利:地處“哈大齊工業走廊”重要節點,坐高鐵到哈爾濱只需20多分鐘,驅車到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也僅需1小時。不僅如此,坐落在“寒地黑土”之上的肇東,擁有410萬畝耕地、150萬畝草原、100萬畝林地,農產品品質極高,有“全國產糧大縣”“中國乳業之鄉”之美譽。去年,肇東地區生產總值222億元,位居綏化管轄縣市之首,在黑龍江省也是名列前茅。
深度挖掘優勢資源,引領縣域經濟更好更快發展,是擺在肇東面前的重要課題。
走精品農業路子
多年來,肇東一直將發展農產品深加工產業作為重點經濟工作,將更多優質農產品附加值留在肇東。
2018年,在重度鹽堿地上建起的肇東經濟開發區被農業農村部命名為中國(肇東)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作為哈大齊工業走廊肇東地帶的重點建設項目,這里目前是黑龍江綠色食品產業重點園區。”肇東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姜慧媛說。
走進產業園內的黑龍江省隆信銳意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4條數字控制全自動化生產線正在加工成品飼料。“作為目前有機玉米、大豆種植和有機蒸汽壓片玉米生產權威雙認證企業,其年加工能力可達35萬噸以上。”該公司總經理高安輝說,因原料好、加工優,產品暢銷全國。
10多年來,該園區已有30多家國家、省、市龍頭農產品加工企業進駐,形成糧食、畜產品、乳品、果蔬精深加工和休閑農業五大產業體系。從農副食品加工業到乳制品生產,從醫藥制造業到物流倉儲,肇東的農產品加工產業鏈在這里不斷延伸拉長,農業產業化、精品化呈現快速發展態勢。
今年,肇東總播種面積378.2萬畝,其中玉米種植面積達298.8萬畝。肇東市市長呂江說,作為農業大市,強化農業基本盤,是做好“三農”工作的堅固基石,肇東市要科學調整種植結構,堅決守住穩糧保供底線,為肇東做好“農頭工尾”這篇文章打下堅實基礎。
抓生物經濟良機
今年年初,黑龍江省出臺多項舉措,提出大力發展生物經濟,并明確到2025年,全省生物經濟總規模將超4200億元。對于已經在“寒地黑土”上發展出一系列優質農產品的肇東而言,可謂再遇良機。
生物經濟對于肇東來說并不陌生,圍繞玉米這一優質的生物產業原料,中糧生化能源(肇東)有限公司、肇東星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黑龍江成福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已經在肇東生產出燃料酒精、食用酒精、高蛋白飼料等系列產品,當地已具備年加工轉化玉米240萬噸、年均產值61.3億元的產業規模。緊抓黑龍江發展“生物經濟”機遇,肇東提出延伸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推動玉米生化全產業鏈發展,打造百億元規模玉米生化產業集群這一目標。
生物醫藥產業是肇東又一特色產業。近年來,當地接連引進培育黑龍江福和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黑龍江肇東華富藥業有限責任公司、黑龍江省匯豐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等為代表的龍頭企業,生產中藥保健食品等藥品100多種,年均產值21.9億元。
“產品銷售勢頭非常好,僅第一季度就較往年同比增長10%以上。”福和制藥新廠原料藥項目落戶肇東已有20多年,福和制藥集團生產副總經理林占友說,該項目今年前5個月實現產值18.5億元。去年,公司已連續孵化4個新產品,如今正加班加點完成生產任務。
今年7月底,中國農業大學肇東實驗站掛牌成立。該實驗站將圍繞黑土地保護、高端生態養殖、土地整治規劃和高標準農田建設等領域進行研發,并推動肇東農業科技成果推廣及新產品開發、農產品精深加工等工作,為當地現代農業發展、發展生物經濟賦能增效。肇東市將深度聚焦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等領域,重點引進生物制品、原料藥、生物畜禽疫苗等項目,在此領域推動生物經濟進一步做大做強。
融入冰城借力發展
“肇東市抓載體、建平臺、促落地,園區承載能力持續增強,產業項目聚集度大幅攀升。”肇東市發展和改革局局長冷雪峰說,截至目前,肇東共謀劃儲備項目802個,總投資655.84億元。
今年以來,肇東市新簽約項目12個,擬投資總額36.76億元。新投資5.2億元的中糧生化能源(肇東)生物乙醇產業鏈升級改造等項目,將為肇東生物經濟實現穩鏈、補鏈、延鏈、強鏈等起到關鍵作用。
去年年底,黑龍江省批準肇東經濟開發區建設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這為我們打造影響廣泛、國際一流的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帶來了新的升級空間。”姜慧媛說。肇東經濟技術開發區正按照“要素集聚、功能集合、企業集中、特色鮮明”的標準,全方位推動開發區建設。
緊抓基礎設施建設穩增長的同時,肇東市清醒地看到,必須不斷提升對緊鄰哈爾濱區位優勢的認識,圍繞國家戰略輻射效應,為當地發展尋找全新空間。
作為“哈大綏一體化”重要城市,肇東市與哈爾濱已實現水陸空立體交通體系全面接軌:10條道路相連,松花江沿線全線通航,濱州鐵路、哈齊城際高鐵、哈大齊高速公路并駕齊驅。“我們要把融入哈爾濱都市圈作為提升肇東市競爭力最直接、最長遠的措施,精心謀劃、全力推進,完善城鄉總體規劃,切實在功能規劃、產業定位、基礎建設上融入哈爾濱,實現借勢登高,借力發展,加快推進區域一體化步伐,形成更實質性的同城、同體、同業發展格局。”肇東市委書記彭勇說。 (經濟日報記者 蘇大鵬)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