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頭條:黨的二十大代表馬玉山:智能制造助力制造強國建設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19日訊(記者 李方)“我國是制造業大國,產品門類齊全的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實現制造強國,智能制造是企業發展的必經之路。”談起加快建設制造強國,黨的二十大代表,吳忠儀表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馬玉山思考良多。
黨的二十大代表,吳忠儀表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馬玉山(受訪者供圖)
2021年11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的馬玉山代表,1991年吉林工業大學流體傳動與控制專業畢業后,在寧夏吳忠儀表工作至今,長期從事高端控制閥先進設計與智能制造技術研究。
馬玉山代表說,數字化是智能制造的底層,智能制造需要從產業數字化的角度來實施,企業要用數字化技術來提升自己。
“我們的產品是定制化的生產方式,需要通過智能制造來實現企業的核心競爭優勢。”馬玉山代表告訴中國經濟網記者,吳忠儀表從五個維度來實施智能制造:一是技術維度,二是管理維度,三是裝備維度,四是物料維度,五是制造維度。同時,還需要從八個方面推進:自動化、數字化、信息化、精益化、柔性化、網絡化、可視化、智能化。
“數字化助力企業轉型升級,但是單有數字化不行,設備不是自動化也不行。”馬玉山代表說:“智能制造的最終目的是質量更好、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效益更好,這四個指標體現了企業是否真正從傳統制造轉向高端制造。”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到二〇三五年,我國發展的總體目標是: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大幅躍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邁上新的大臺階,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
“我們在科技創新方面還有比較長的路要走,廣大科技工作者還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馬玉山代表用堅定的語氣說:“創新不是階段性的,創新永無止境。我會帶領我的團隊堅持創新,勇擔‘制造強國’使命。”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