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熱門:全國首例跨省域消費民事公益訴訟案在渝宣判
(相關資料圖)
近日,由重慶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支持起訴,重慶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四川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訴云陽縣某副食店銷售假冒白酒民事公益訴訟案,在重慶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并當庭宣判。據悉,這是全國首例跨省域消費民事公益訴訟案。
據了解,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間,被告人胡某兵以云陽縣某副食店的名義向重慶市云陽縣以及四川省巴中市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白酒,銷售金額共計41601.1元。經商標所有權人鑒定,案涉白酒為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假冒食品。
8月27日,云陽縣檢察院向當地法院提起公訴。法院經過審理后認為公訴機關指控被告胡某兵犯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罪名成立,判處被告胡某兵有期徒刑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2萬元。
胡某銷售的假酒流入川渝兩地市場,侵犯了兩地眾多不特定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重慶市檢察院第二分院通過一體化辦案機制,指導云陽縣檢察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并將線索同步移送至重慶市消委會。隨后,檢察機關成立辦案組,協助川渝兩地消委會對該案開展調查取證。
為保障川渝兩地消費者合法權益,在重慶市檢察院第二分院的支持下,重慶市消委會、四川省消委會于今年5月相繼向重慶市二中法院提起消費民事公益訴訟,被列為本案的共同原告。
經過法庭審理,該案當庭宣判,判決胡某在新聞媒體就其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食品、侵犯眾多不特定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刊登書面道歉信進行公開賠禮道歉。此外,胡某將以行為賠償損失,即自判決書生效之日起兩年內參加四次消費領域的公益活動,每次活動支付的經費不低于1萬元人民幣。
“該案成功辦理對凈化川渝兩地的消費環境、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具有積極作用。”重慶市消委會秘書長谷丹及四川省消委會秘書長莫莉共同表示,針對當前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跨區域、鏈條化的新趨勢,川渝兩地消委會在全國率先以共同原告的形式,就侵害川渝兩地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違法行為提起跨省域消費民事公益訴訟,是加強區域合作、協同保護川渝兩地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有益嘗試。 (經濟日報記者 吳陸牧)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