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艦車型延期、新工廠擱置,大眾欲重新規劃電動進程
(相關資料圖)
奧博穆日前表態,原計劃于2026年落地的大眾旗艦電動車Trinity,或將推遲到2030年問世;同時,其在德國建立電動汽車新工廠的計劃也或將被擱置。
大眾汽車在發給員工的一封信件中表示,“目前公司正在審視所有潛在項目和投資,重新確定其可行性。”這令大眾汽車能否實現“2025年超越特斯拉,成為全球最大電動汽車制造商”這一目標,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在電動化領域擁有雄心壯志的大眾汽車,目前正重新審視其部分戰略及目標。
據德國《經理人雜志》報道,大眾汽車新任CEO奧博穆日前表態,原計劃于2026年落地的大眾旗艦電動車Trinity,或將推遲到2030年問世;同時,其在德國建立電動汽車新工廠的計劃也或將被擱置。
聚焦以上兩項計劃,其中,大眾Trinity旗艦電動轎車將基于全新SSP平臺打造,車輛續航里程超過700公里,并可實現L4級自動駕駛功能。據《經理人雜志》報道,Trinity原計劃在2026年正式投產,不過因車輛軟件系統無法及時打造完成,奧博穆希望將這一旗艦車型的落地時間推遲到2030年。
在大眾汽車前任CEO赫伯特·迪斯治下,電動車和軟件無疑是最被看重的兩大板塊。在軟件方面,其成立了獨立軟件子公司CARIAD,集合了集團幾乎全部軟件人才,被寄希望于為集團提供最根本的底層支持。但此后,CARIAD不僅沒能成為大眾汽車的殺手锏,反倒成為多款電動車延期交付的根源,包括大眾、奧迪、賓利、保時捷旗艦電動車計劃的推遲,以及ID.系列純電動車也曾因軟件bug而經歷過延期交付和召回。
在全新電動車工廠建設方面,3月,大眾汽車曾表示,將投資20億歐元,在其德國沃爾夫斯堡總部附近建設一家可以生產高階自動駕駛電動汽車的工廠,并預計在2023年春季開工。
不過據路透社報道,大眾管理層雖仍計劃向市場推出高階自動駕駛電動汽車,但他們正在重新考慮是否需要在沃爾夫斯堡建立新工廠支撐這一計劃。還有人擔憂,計劃中的沃爾夫斯堡新工廠或無法滿足這一車型的生產需求。
不止于旗艦產品延遲推出、新工廠建設擱置,日前大眾汽車在發給員工的一封信件中還表示,“目前公司正在審視所有潛在項目和投資,重新確定其可行性。”這令大眾汽車能否實現“2025年超越特斯拉,成為全球最大電動汽車制造商”這一目標,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眾多計劃都是由迪斯所提出,其對于推進電動化和軟件系統打造兩方面極具熱情。但隨著迪斯卸任,新任CEO奧博穆認為此前公司制定的眾多目標、戰略中有一些很難實現,因此將重新審視、調整。(中國經濟網 郭躍/編譯)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