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通訊!節慶美食 莫以價格論優劣
(相關資料圖)
臨近年末,琳瑯滿目的迎接新年、春節的節慶美食陸續上市,從風味零食、傳統小吃到地方特產,再到品種豐富的糖果、糕點等,節日氣氛滿滿。不過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有些節慶美食在成分配料、營養、添加劑等方面不盡如人意。
“新年快到了,前幾天給孩子買了幾款節日巧克力,沒想到踩坑了。”市民王先生日前接受采訪時說,逛超市看到幾種包裝精美、很有節日氣氛的巧克力,就買了幾盒。“沒想到其中最大、最貴的一盒竟然是代可可脂巧克力。”王先生說,平時給孩子買吃的都很注意配料成分,盡量選擇更健康更可靠的。“一般來說代可可脂巧克力的價格會比天然可可脂巧克力便宜,這次算是碰上了例外。”王先生表示,看來以后買節慶食品還要多留意,不能只顧“氣氛”,更不能以價格高低論優劣。
“每逢年節,糕點肯定是要買的,但現在很多糕點里添加劑都不少。”市民李女士日前向記者反映,她最近在挑選糕點時發現,無論是知名品牌還是新品牌,配料表都比較“復雜”。“前些天買的一種新年裝提拉米蘇蛋糕,配料表里的食品添加劑達20多種,其中還包括色素和防腐劑。”李女士說,很多節慶食品主要是給孩子吃的,添加劑太多令人擔心。
還有的消費者在接受采訪時說,一些直播間里賣的節日美食看上去一大包、一大箱的,價格實惠量又足,其實很多都不太健康。“前幾天在直播間里買的新年零食大禮包,價格不貴,但含金量實在不理想。”市民劉先生告訴記者,大禮包里共有20多款“網紅”零食,絕大部分是膨化食品和油炸食品,高油、高糖、高鹽是“基本配置”,只有一包堅果還算比較健康,但也屬于“深加工”類型,添加劑不少。
市民孫先生為迎接新年,在某電商平臺選購了兩瓶“節慶紅酒”,收到貨仔細查看配料表才發現踩了坑:這兩瓶“節慶紅酒”并不是平時常見的紅葡萄酒,而是一種“配制果酒”,配料表里除了葡萄汁以外,還有白砂糖、檸檬汁、轉化糖漿、香精等。
業內人士接受采訪時表示,主打節日概念的節慶美食主要賣點在于色、香、味、形以及包裝喜慶,往往在健康方面存在一些短板。雖說這些食品只要是來自正規廠家、正規渠道,在食品安全規范方面就應該沒有問題,但逢年過節消費者這類食品的攝入量都比較大,作為廠家有必要進一步優化配方、改進工藝,在健康上多下功夫。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