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信軟件專注國產操作系統研發——為信息產業底座做好支撐 今日報
統信軟件員工在討論國產操作系統研發方案。 (資料圖片)
“我們的操作系統已經從不可用變成了可用,正在從可用走向好用。”作為國產桌面操作系統研發企業,統信軟件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統信軟件”)總經理劉聞歡表示,近年來,國產操作系統不斷培育自身優勢,實現較快發展,在越來越多領域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
持續拓展用戶市場
【資料圖】
“操作系統一頭連著CPU、內存、外圍設備等各種硬件,一頭連著數量龐大、類型多樣的應用軟件。因此,也可以將操作系統稱為軟件的基座、信息產業的底座。沒有操作系統,計算機系統就少了根基。”統信軟件高級副總經理、首席測試官張磊說。
隨著我國數字經濟和信息軟件產業的蓬勃發展,較大的市場容量為國產操作系統產業帶來更多空間與機遇。億歐智庫發布的《2022年中國操作系統發展研究報告》顯示,國產操作系統通用市場增速將于2022年底超過20%,國產操作系統通用新增市場規模將于2024年達到34.1億元。
為抓住市場機遇,在對公和對個人業務之間,統信軟件將研發對公操作系統作為突破口。張磊告訴記者,“根據多方市場調研發現,統信軟件當前面對的對公業務市場有約數千萬臺終端,數百萬臺服務器,占有一定優勢。下一階段,在對個人業務市場中,我們可以基于在對公業務市場上發展起來的產品、技術參與競爭,贏得更大發展空間”。
2022年3月,統信軟件為鐵路客運價格浮動調整應用系統提供基礎底座,服務于14億人出行。統信軟件研發的UOS操作系統應用還拓展至金融、交通、能源、電力、電信等行業,滿足客戶多樣化的需求。
“數字經濟的承載平臺是信息技術,而信息技術的核心底座是基礎軟件,尤其是操作系統。如今,以統信軟件研發的UOS操作系統為代表的中國操作系統整體性能大幅提升、技術不斷成熟、生態日益完善。”劉聞歡說。
專注核心技術攻關
在劉聞歡看來,統信軟件在國產操作系統上持續取得成果,離不開企業的堅持和深耕。
“以往國內多數信息安全企業只關注應用層,在操作系統之上做防護,實際上有大量的技術手段和方式能夠繞過這樣的安全保護技術。”劉聞歡認為,操作系統是信息安全的底座,要想讓應用真正安全,需要從底座層面做好技術支撐。
不過,核心技術攻關絕非朝夕之事。“該啃的骨頭一定要啃,該過的坎兒也一定要過。”站在計算機技術發展角度分析,國產操作系統必須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地往前走。以統信軟件為代表的國產操作系統廠商在市場中千錘百煉,打出組合拳。
張磊說,國產操作系統仍處在規模化發展的早期階段,在質量建設、工程能力建設以及產品技術創新等方面還面臨各種問題。國產操作系統過去主要面向開源社區以及項目化運作市場,缺少規模化產品開發經驗,產品兼容性等相關能力較弱。這個兼容性不僅包括產品自身的前后兼容,也包括與存量軟硬件平臺的兼容。統信軟件正在通過自有的統信遷移平臺組合解決類似問題。如今,統信軟件的遷移組合平臺已能有效支持跨處理器、跨操作系統的軟件、驅動與業務系統的遷移改造。
推動系統生態建設
“操作系統就像公路,各種應用軟件就像汽車,當擁有健全的基礎設施后,汽車自然就會駛入這條賽道。”劉聞歡說,隨著國內外廠商主動加入,統信UOS生態已成為國內較大的自主操作系統生態圈之一。
2022年5月,統信軟件宣布以深度(deepin)社區為基礎,建設立足中國、面向全球的桌面操作系統根社區,打造中國桌面操作系統的根系統。
深度社區是目前國內記錄顯示較悠久、活躍度較高的開源桌面操作系統社區之一,由統信軟件全資子公司——武漢深之度科技于2008年發起,已經持續運營15年。截至目前,深度操作系統持續更新超過200次,下載量超過8000萬次,用戶遍布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活躍度持續提高。
基于自主研發成果,統信軟件在已有深度社區與操作系統的基礎上,已更新迭代多個版本,更大程度確保了開源供應鏈安全。歷經10多年的迭代升級,如今深度桌面環境已經成為影響力較大的桌面環境之一。
未來,統信軟件將建立一個覆蓋終端操作系統、服務器操作系統等全場景的產品體系與生態體系。在用戶方面,將覆蓋政務、企業、個人等多個市場;在技術方面,將重點關注安全、易用、人工智能、云計算等發展方向。
“黨的二十大報告給我們注入了強大動力,也指明了方向。下一步,統信軟件將遵循國家政策的指引,關注關鍵重點行業,做好自主信息產業的底座,助力千行百業數智化轉型和數字中國建設。”劉聞歡說。 (經濟日報記者 韓秉志)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