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支持有力 經濟增長預期改善 世界觀焦點
中國人民銀行12月12日發布11月金融數據。專家表示,11月新增信貸有所改善,既表明金融支持經濟力度加大,也反映出市場主體對經濟增長的預期逐步改善。著眼于促進經濟恢復,預計今后一段時間,穩增長政策仍將繼續加力,而保持貨幣信貸平穩增長,持續推進寬信用進程,仍是實施好金融政策的重要方面。
信貸支持力度加大
(相關資料圖)
11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21萬億元,同比少增596億元。專家表示,隨著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落地見效,重點基建項目、小微民營企業等重點領域的信貸支持力度明顯增強,寬信用政策效果正逐步顯現。
分部門看,11月,住戶貸款增加2627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525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2103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8837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241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7367億元,票據融資增加1549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減少99億元。
“11月信貸數據中,企業中長期貸款表現相當不錯,新增7367億元,上年同期為3417億元。”紅塔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奇霖說。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分析,11月抵押補充貸款顯著放量,直接推動銀行對基建投資的信貸投放規模;兩批基礎設施建設基金投放完畢后,帶動后續商業銀行配套貸款跟進;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繼續推動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保持高增勢頭。此外,伴隨11月“金融支持房地產16條”的推出,銀行對房地產企業授信額度大幅增加。
“企業中長期貸款需求連續多增,意味著企業對經濟增長的預期在穩步改善。”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梁斯補充道。
M2同比增速保持高位
值得一提的是,11月M2同比增速繼續維持在近一段時間高位水平——11月末,M2余額264.7萬億元,同比增長12.4%,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個和3.9個百分點。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龐溟認為,M2同比保持較快增長,反映出在穩增長背景下,廣義流動性水平保持在較為充裕的狀態。
“M2同比增速維持在高位,說明國內貨幣環境較為寬松,反映出今年以來為應對短期因素擾動,金融政策在助企紓困、穩增長等方面力度明顯加大。”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說。
梁斯分析,11月M2同比增速再次走高,與當月居民存款大幅多增有一定關系。數據顯示,11月,居民人民幣存款增加2.25萬億元,上年同期則為7308億元。
此外,人民銀行公布,初步統計,2022年1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99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6109億元;11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343.19萬億元,同比增長10%。除人民幣信貸的貢獻之外,植信投資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運金認為,11月,國債穩步發行再度支撐了社融增長。
推進重點領域信用擴張
專家分析,后續貨幣信貸政策的著力點,仍在于推動基建、制造業、房地產等重點領域的信用擴張,從而保持金融對經濟支持力度,助力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
周茂華認為,貨幣政策將繼續平衡好穩增長、穩物價、防風險,兼顧內外均衡。金融政策在配合好財政、產業政策的基礎上,將保持貨幣總量適度增長,用好結構性工具,提升貨幣政策精準度,預計未來貨幣市場流動性將繼續保持合理充裕。
“下一步為有效激發實體經濟貸款需求,穩定宏觀經濟,推動房地產行業盡快‘軟著陸’,貨幣信貸或從多方面發力。”王青舉例說,未來有關方面可能繼續引導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下調,降低企業和居民融資成本,其中,持續下調5年期以上LPR是推動樓市企穩回暖,帶動居民中長期貸款修復的關鍵。同時,有必要進一步激發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潛力,加快相關貸款投放,推動信貸總量增長。
盡管政策重心已轉向寬信用,但龐溟認為,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依然構成推進寬信用、支持經濟恢復的基礎條件。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