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別玩障眼法 當前熱議
據報道,目前在各大電商、短視頻平臺的帶貨直播間里,不時有“傍名牌”“仿大牌”商品興風作浪,涉及酒水、家居用品、化妝品等眾多品類。“傍名牌”并非新事物,之所以在帶貨直播間泛濫,在于一些主播認為直播有即時性特點,不易留下把柄。當有消費者質疑產品是否為正品時,主播可以馬上下鏈接后再重新上鏈接,之前的直播講解記錄便無跡可尋。
平臺必須擔責
直播帶貨“傍名牌”現象侵犯了消費者和品牌方的合法權益,直播平臺需要擔起責任。一方面平臺要把好入口關,制定行之有效的網絡直播規則規范直播運營者的行為,另一方面平臺要利用大數據對直播內容進行后臺保存,以便為消費者和品牌方維權提供證據。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河北省魏縣人民檢察院 楊濤
加強品牌保護
江山法院作為知識產權案件集中管轄試點,面對直播電商興起新形勢新特點,持續加大與直播電商行業協會溝通交流力度,通過司法建議、以案釋法、專題講座等形式增強主播知識產權意識。聯合市場監管部門對重點品牌開展協同司法保護,出臺知識產權類型化案件快審機制,保持嚴打高壓態勢。
浙江省江山市人民法院高駿
開展聯合懲戒
暢通市場監管、網信、商務等職能部門信息共享渠道,建立問題主播、問題平臺“黑名單”機制,依法實施聯合懲戒。檢察機關可以通過支持起訴的方式幫助消費者集體維權,必要時對損害不特定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提起公益訴訟。
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人民檢察院包婧
謹慎選擇商品
消費者在帶貨直播間里選擇商品時,要謹慎對待,擦亮眼睛,不能被主播的花言巧語和“傍名牌”的商品所迷惑。對于自己需要的商品要仔細查看并詳細了解,如果購買到“可疑商品”,應留下直播截屏作為證據。
安徽省蕪湖市公安局鳩江分局吳夢竹
摧毀售假網絡
直播帶貨發生在線上,但是“傍名牌”商品來源于線下。需將線上監管和線下嚴打相結合,瞄準消費者集中反映的線上問題直播間、問題商品,順藤摸瓜,查找、圍堵假冒偽劣商品的線下生產商、供應鏈及銷售窩點,摧毀假貨銷售網絡,全鏈條遏制“傍名牌”現象。
浙江省常山縣人民法院 聶菁
相關閱讀
- 06-14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