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公平勞資關系,給農民工吃上“定薪丸”
新聞背景: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新春臨近,人社部召開深入推進根治欠薪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強調要扎實推進欠薪集中整治專項行動,確保農民工及時足額拿到工資。
加大欠薪治理工作力度
年終歲尾,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向來牽動人心。近些年,圍繞欠薪頑疾,國家一直在加大治理力度。而今針對疫情影響,有關部門再次積極推進監管整治,對外公布欠薪“黑名單”,同時對確有困難的企業進行精準幫扶,助力企業清償欠薪,這既是為勞動者撐腰站臺,也是給來年的返崗就業注入信心與動力。
近年來,從制定出臺《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等法規,到持續開展根治欠薪冬季專項行動,從開通“全國根治欠薪線索反映平臺”,到啟動依托全國一體化在線監管平臺支撐根治欠薪試點工作,我國始終把根治欠薪問題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來抓,不斷扎緊制度籬笆、持續加大工作力度,取得了顯著成效。
治理欠薪是一項系統工程
治理欠薪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一道現實考題,既要緊盯重點領域和重要時間節點集中整治,也要抓常抓長,推動欠薪治理常態化長效化。一方面,要督促有支付能力的單位盡快清欠農民工工資,協調妥善解決困難行業企業的欠薪問題;另一方面,要持續堵漏洞、補短板,落實工資保證金等制度,同時加大執法和懲處力度,不斷強化“不敢欠”的震懾效應。
此外,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限制被執行人高消費的若干規定》,明確法院可以對被執行人發出限制高消費令,限制其乘坐飛機、列車軟臥出行,不得在星級以上賓館酒店進行高消費等。因而,在對“老賴”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的同時,通過系列聯合懲戒舉措,讓“老賴”在社會上寸步難行,處處受限制,或將起到更好的效果。
治理欠薪頑疾要建立長效機制
治理欠薪頑疾,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更重要的是從用工制度、勞動權益保障等宏觀層面入手,建立長效機制。
農民工是我國重要的就業群體,是推動國家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工資報酬是他們最直接、最核心的權益,每一份工資都牽動一個家庭的幸福冷暖。扎實做好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保持治理欠薪的高壓態勢,打好清欠防欠“組合拳”,定能確保付出辛勞的農民工及時足額拿到應得的勞動報酬,讓他們就業更有底氣。
(以上綜合人民日報、北京日報、紅網)
V視角:
@是花顏醉?。合M胤侥茏ゾo落實。
@海納百川:我前年的辛苦錢到現在都沒拿到,老板跑路了,公司搬走了,找不到地方要錢。
@小王:對于這些拖欠工資的人,要嚴懲,要雙倍處罰!
@其他的魚:支持!
@正能量木子:有這樣的規矩就好,不能讓那些知法犯法惡意拖欠工資的人逍遙法外。
中國經濟網編后語:
確保農民工工資支付,事關民生福祉,更牽動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不能“年年治理年年欠”。要根治此類問題,需要建立長效機制,讓農民工勞動有保障;明確責任主體,讓農民工討薪有底氣;形成尊重農民工勞動價值和成果的社會氛圍,構建公平公正的勞資關系,給這一群體吃上“定薪丸”。
相關閱讀
- 06-14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