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經濟力保溫和穩定增長|世界最新
2023年的非洲經濟將在動蕩中展現韌性。大多數非洲國家的經濟雖然前景略顯黯淡,但能夠經受住考驗,保持總體穩定。從非洲大陸整體情況來看,2023年非洲經濟仍將面臨諸多風險挑戰:一是世界經濟走弱波及非洲,二是通貨膨脹沖擊弱勢群體,三是非洲貨幣匯率繼續承壓,四是非洲公共債務可持續性受到威脅。非洲國家需要像“走鋼絲”一樣謹慎施策,并著力促進經濟多樣化發展,厚植經濟發展優勢;國際社會也應及時向非洲伸出援手,幫助非洲走上更具韌性、更可持續的發展道路。
(資料圖)
2023年的非洲經濟將在動蕩中展現韌性。大多數非洲國家的經濟雖然前景略顯黯淡,但能夠經受住考驗,保持總體穩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發布的地區經濟展望報告預計,2023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經濟增速將保持在3.7%的低位,與2022年3.6%的增速接近,但不及2021年增長4.7%的良好表現。
從非洲大陸整體情況來看,2023年非洲經濟仍將面臨諸多風險挑戰,保持溫和、穩定的增長實屬不易。
一是世界經濟走弱波及非洲。非洲在2021年實現了較為強勁的經濟增長,但這一復蘇勢頭被2022年動蕩的國際局勢打斷,2023年的經濟增長也面臨著更多不確定性。據IMF預測,經濟結構更加多元的非洲國家受到國際市場波動影響較小,這些國家2022年經濟增長達到4.6%,將在2023年展現出更多活力和韌性。同時,非洲石油出口國在2022年的經濟增速僅為3.3%,其他資源密集型的國家經濟增速僅為3.1%。盡管資源密集型國家面臨不小挑戰,但由于歐美國家急于尋找俄羅斯資源的替代品,非洲礦產資源受到更大關注,其出口價格預計仍將保持高位,將為經濟帶來利好。
二是通貨膨脹沖擊弱勢群體。非洲部分國家高度依賴農產品和燃料進口,相關產品的價格飆升和供應中斷,導致非洲國家普遍出現明顯的通貨膨脹。據IMF估計,2022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通貨膨脹率保持在12.2%的高位。由于食品和能源支出通常占非洲“消費籃子”的一半以上,弱勢群體在通脹浪潮中首當其沖。與2021年底相比,2022年底尼日利亞食品價格上漲150%,柴油價格上漲180%,外媒不禁感嘆,“對大多數非洲人來說,這是一個艱難的圣誕節”。雖然2023年非洲國家通脹率有望從高點回落,但通脹對弱勢群體帶來的長期影響不可小覷,非洲可能出現更大范圍的糧食不安全,社會和政治穩定或將受到一定沖擊。
三是非洲貨幣匯率繼續承受壓力。2022年,大多數非洲國家的貨幣對美元大幅貶值。預計在2023年,蘇丹、津巴布韋的貨幣可能將成為世界上最弱的貨幣之一,而加納、馬拉維、塞拉利昂、埃塞俄比亞和埃及都將遭受高通脹的影響,其貨幣對美元貶值幅度或將超過10%。非洲主要經濟體也不能幸免,尼日利亞、南非、安哥拉、阿爾及利亞和肯尼亞的貨幣對美元也將進一步貶值。
四是非洲公共債務可持續性受到威脅。非洲國家財政赤字持續擴大,應對當前風險的財政空間極其有限,不得不在推動復蘇和降低通脹之間艱難地尋找平衡。IMF數據顯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公共債務占GDP比重已達60%。令人擔憂的是,許多非洲國家的國際融資成本也大幅上升,部分國家不得不向私營部門大規模舉債,這增加了債務成本和債務展期的風險。該地區的35個低收入國家中,已有19個國家處于債務困境或高風險狀況中。
此外,影響非洲經濟穩定的因素還有不少。一些國家進入選舉周期,另一些國家內外沖突頻發,容易引發社會動蕩、政局不穩;氣候變化對非洲的影響越來越顯著,長時間、大范圍的干旱、洪水等災害可能導致民眾流離失所、糧食不安全等問題;主要出口目的地市場需求疲軟,有的國家甚至出臺貿易保護措施,這也對非洲產品出口前景不利。但總的來說,非洲經濟預計將保持穩定,不會遭受重大經濟衰退。
從不同國別來看,非洲國家2023年的經濟表現預期并不相同。大部分國家經濟都將保持溫和增長,但經濟增速可能存在較大差異,有的國家經濟甚至會停滯不前,在衰退的邊緣徘徊。
IMF預計,南非2023年經濟預期增速僅為1.1%,嚴峻的電力供應問題將持續困擾南非經濟發展;尼日利亞經濟雖然也面臨不少挑戰,但得益于該國充滿活力的商品貿易和服務市場,2023年經濟增速有望達到3%;肯尼亞2022年順利舉行大選,其經濟從不穩定中逐步恢復,有望在2023年實現5.1%的經濟增速。此外,塞內加爾將以8.1%的經濟增速領跑非洲,而赤道幾內亞則可能出現3.1%的經濟衰退,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
值得一提的是,IMF報告的副標題用“生活在邊緣”描述非洲經濟的現狀和前景。面對多重危機和挑戰,非洲國家確實需要像“走鋼絲”一樣謹慎施策,并著力促進經濟多樣化發展,厚植經濟發展優勢;國際社會也應及時向非洲伸出援手,幫助非洲走上更具韌性、更可持續的發展道路。
一方面,非洲國家需采取審慎政策,通過改革保持財政可持續性,保護普通家庭和企業脆弱的信心,并用稀缺的資源為最需要幫助的民眾雪中送炭,避免擾亂中短期經濟增長前景。非洲國家還需提高經濟多樣化水平,加快數字轉型和綠色轉型,充分挖掘私營部門潛力,為經濟培育新的增長點,建立起本國經濟抵御風險挑戰的韌性,激發經濟自主增長的動力。
另一方面,國際社會應更加關注非洲當前遇到的困境,既要避免大幅削減官方發展援助和人道主義援助,又要重視非洲急迫需求。尤為重要的是,作為非洲最大債權人的西方私人貸款機構應負起責任,解開套在非洲部分國家身上的沉重枷鎖,及時為非洲債務問題紓困,積極參與多邊機制的緩債倡議,實現有效、有序的債務重組,為非洲國家騰挪財政空間。
非洲是發展中國家最為集中的大陸,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快速增長的人口、龐大的市場潛力。作為“希望的大陸”,非洲需要在國際伙伴的支持下,妥善應對當前的復雜挑戰,積極探索適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發動經濟復蘇和騰飛的引擎,實現經濟自主可持續發展。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田士達)
相關閱讀
- 06-14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