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微速訊:新加坡媒體:十二生肖如何傳到中國周邊國家
【資料圖】
新加坡《海峽時報》1月13日文章,原題:兔子還是貓:為何中國生肖會出現在各地? 隨著農歷新年進入倒計時,世界各地的華人家庭都將忙著大掃除,為節日大餐和家庭聚會做準備。對于一些人來說,最好忘記虎年,因為全球發展形勢令人沮喪,疫情陰影揮之不去。
無論人們是否重視生肖,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從泰國、越南到日本、韓國,一些亞洲國家的人也把中國十二生肖作為他們文化的一部分,并以12年為周期來標記時間。為什么會是這樣呢?
十二生肖源于中國寓言或神話,但有實物表明,2000年前的漢朝就已經開始使用十二生肖來計量時間了。十二生肖是如何傳到鄰國、為什么能經久不衰,目前尚不清楚。不過很顯然,幾個世紀以來,尤其是在開放的唐朝,中國展示了自己的軟實力,并向鄰國傳播了許多原創性內容,從書面語言到茶道以及儒家的治理模式。
當然,幾個世紀過去,中國的生肖文化會出現“地區變體”和“入鄉隨俗”。未來幾周,新加坡和其他一些國家將被毛茸茸的兔子圖案所淹沒,而越南將在1月22日迎來貓年。沒人知道為何越南用貓代替兔子。有人推測,古越南語中兔子的發音與貓的發音相似。此外,在泰國,龍被“那伽”(印度教和佛教傳說中的神蛇)所取代,有趣的是,在泰國北部一些地區,生肖豬被他們非常尊敬的大象所取代。
不過,敏銳的讀者會注意到,這些國家的農歷新年日期并不相同。中國、韓國、新加坡和越南今年將在1月22日慶祝新年。日本人已經在1月1日迎來兔年,而泰國人在4月中旬的潑水節才開始他們的新年。
對這種現象的簡單解釋是,新加坡、韓國和越南仍然遵循中國農歷。日本在1868年進行明治維新,開始了激進的現代化。一個主要變化是采用了西方的公歷。隨著農歷的廢除,日本將新年及其所有的象征符號和傳統習俗移到了1月1日。
而泰國歷法與古印度歷法系統密切相關。這反映出歷史上印度在印支地區的強大影響力。但該地區對十二生肖的接受,也表明存在同中國的文化交流和人員流動。
所有這些都提醒我們,人類總是在適應不同的實踐和習俗,混合性比我們想象的要普遍得多。(作者保羅·陳,辛斌譯)
相關閱讀
- 06-14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