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頭條:提振消費信心,應該怎么辦?
新聞背景:
為全面促進消費,著力擴大內需,推動高質量發展,在廣泛征集消費者和社會各界意見的基礎上,中國消費者協會日前確定2023年全國消協組織消費維權年主題為“提振消費信心”。
【資料圖】
讓消費者有穩定的就業預期和收入增長預期
服務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對消費與就業而言是“活躍地帶”,他們也是消費市場的供給主力軍。著眼于這些市場主體遇到的難題,有關方面要拿出真招實招,進一步優化消費環境、改善營商環境,幫助他們在穩定經營的“大氣候”里健康發展、穩崗擴崗。
同時,要幫扶失業人員、需納入低保的對象和臨時遇困人員等,在保障和救助上應保盡保、應兜盡兜,保障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對困難人員發放消費補貼。
持續增加高質量產品和服務供給
各地應在穩住汽車、家電等“大頭”消費,發力文化旅游、餐飲消費的同時,積極加快培育新型消費。此外,企業也應圍繞消費提質升級,多提供更加綠色、智能的優質產品,更好地滿足消費者不斷升級的個性化、定制化需求。
當前,各地消費有序回暖,市場活力逐漸釋放。商家一方面應抓住春節前的消費契機,進一步刺激消費;另一方面,也要守住底線,誠信經營、規范營銷,這樣才有可能贏得廣闊市場和長遠發展。
打造更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為消費者提供司法保護是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標本兼治的法治工程。為確保相關保護措施落地生根,司法部門對各類消費案件應開門立案、凡訴必理,真正實現對消費者權益的依法保護、平等保護、全面保護、精準保護與協同保護,讓人們安心購物。
提振消費信心,需要為消費者排憂解難,讓消費者無后顧之憂。今年各地消協組織應以改善消費條件、優化消費環境為主攻方向,聚焦消費者的急難愁盼問題,提升消費者投訴的便利度,加大消費者投訴問題的解決力度。
(以上綜合經濟日報、工人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
V視角:
@春天來了:提振消費信心需要多方努力。
@小李:讓消費者的錢包鼓起來。
@冰激凌:一些商家在促銷時,不能只重銷量而輕口碑。
@滑雪滑雪:還得繼續加強監管力度。
@保溫杯:期待消費“熱起來”。
中國經濟網編后語:
爬坡過坎,關鍵是提振信心。各地要把消費放在優先的位置去考慮,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錢袋子鼓起來,百姓就有了更強的消費意愿,而消費能力的提升和消費行為的活躍,又會不斷擴大需求,這也將給市場帶來更強的發展信心和更穩固的心理預期。如今,共識已逐漸形成,努力做好自己分內之事,期待消費“兔”飛猛進吧!
相關閱讀
- 06-14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