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勞工組織預測——今年就業預計僅增長1% 速訊
【資料圖】
國際勞工組織1月16日發布《世界就業和社會展望:2023年趨勢》報告預測,2023年全球就業預計僅增長1%,不到2022年水平的一半。
報告顯示,全球失業人數在2023年將小幅增加約300萬,達到2.08億,使全球失業率達到5.8%。這意味著與2019年新冠疫情暴發前的基準相比,全球失業人數仍將多出1600萬。不過,高收入國家的勞動力供應緊張情況依舊嚴峻,這標志著2020年到2022年全球失業率下降的趨勢有望出現逆轉。
報告提出了一個新的綜合性衡量指標——全球就業缺口。除非就業人口外,這一指標還包括那些想就業但沒有積極尋找工作的群體。這一人群或是對就業信心不足,或者肩負著其他義務,比如照顧家人。據估計,全球就業缺口在2022年超過4.7億人,比2019年的水平高出約3300萬。
除了失業問題之外,就業質量也值得關注。報告稱,當前全球經濟放緩可能會迫使更多勞動者接受薪酬較低的工作,這類工作缺乏就業安全和社會保障。此外,由于物價上漲速度快于名義勞動收入,生活成本危機有可能讓更多人陷入貧困。而在此之前,疫情已經造成多國人民收入水平顯著下降,許多國家的低收入人群更是首當其沖。
勞動力市場的整體惡化主要是由于新出現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疫情恢復不均衡以及全球供應鏈持續存在的瓶頸。這些因素疊加在一起,為滯脹的出現創造了條件,即高通脹和低增長同時發生。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這種情況尚屬首次。
從人群來看,婦女和青年在勞動力市場的處境更糟糕。在全球范圍內,2022年婦女的勞動力參與率僅為47.4%,而男性的勞動力參與率則達到72.3%。在“體面就業”方面,15歲至24歲的青年面臨嚴重困難,其失業率是成年人的3倍。同時,23.5%的青年處于非在職、非在校和非在培的“三非”狀態。
從不同地區來看,勞動力市場在2023年的前景也有明顯差異。非洲和阿拉伯國家的就業增長率預計將達3%左右或者更高,但由于勞動年齡人口不斷增加,這兩個區域的失業率可能會小幅下降:非洲從7.4%降至7.3%,阿拉伯國家從8.5%降至8.2%。亞太地區以及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的就業增長率預計在1%左右。在北美地區,2023年的就業增長將會很低甚至為零,同時失業率還會上升。歐洲和中亞地區經濟因烏克蘭危機遭受重創,不過,雖然2023年預計其就業市場將出現萎縮,但由于勞動年齡人口增長有限,因此其失業率只會略有上升。 (經濟日報記者 徐 胥)
相關閱讀
- 06-14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