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自習室先別急著“流量變現”-全球實時
新聞背景:
(資料圖)
近年來,通過開啟多人視頻模式,隨時隨地直播學生學習狀態,營造學習氛圍感的線上自習室App日趨火爆,尤以在寒暑假為甚。然而,媒體調查發現,一些線上自習室App由于低俗信息騷擾、社交化明顯、廣告營銷等原因被不少用戶吐槽。
線上自習室為何亂象叢生
流量就是利益,這是互聯網行業公開的秘密,而社交平臺就是開啟流量密碼的一把鑰匙。但自習恰恰跟社交是相背離的兩個概念。如果是在線下,一個安靜的自習室里,一些人交頭接耳、聊天嬉笑,招來的必然是譴責的目光,嚴重的還會被管理員請出去。怎么到了線上,反而游戲、社交成了某些自習室的主旋律?
媒體報道總結了目前線上自習室的三大主要問題:背離軟件設計初衷,社交功能大行其道;付費監督形同虛設,花錢可能打了水漂;不速之客隨時闖入,自習之時遭遇騷擾。這些問題其實都可以歸到一個點,那就是平臺在謀求商業變現上“操之過急”,導致各種“幺蛾子”頻出,而實際的服務、維護卻未能跟上。
線上自習室莫要失去學習初衷
線上自習室,顧名思義是互聯網上虛擬的學習空間,學習應當是其主題。然而,專注學習的軟件卻摻雜社交、廣告甚至低俗信息,這不但影響了用戶的學習體驗,更讓“自習室”走了樣、變了味。更值得警惕的是,使用線上自習室App的不乏未成年人,他們的心智還未發育成熟,這樣的“學習”環境,很容易對他們身心健康造成傷害。
說到底,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線上自習室平臺尋求商業模式,這是很正常的表現。但前提是,商業變現也該與基本的服務構成恰當的平衡。如果過度商業化而不能提供專業的服務,乃至最起碼的安全環境都無法保障,這些平臺就顯得過于“吃相難看”,只會讓自己的路越走越窄。
線上自習室監管需落實到位
商家逐利本是常情,但不能為了利潤罔顧責任,線上自習室不是菜市場。監管部門要及時介入,夯實平臺的責任,維護用戶的合法權益,剎住其中的歪風邪氣,以責任在線還愛學習的人一個清朗正派的網上自習室。
監管部門應拉出線上自習室App運營負面清單,對違法違規App采取限期整改、處罰、下架、曝光等措施。相關平臺和運營商則應優化管理規則,提升管理能力,營造清凈有序的學習環境。用戶也應增強對線上自習室的監督意識,發現不良信息及時向平臺或有關方面舉報。
(以上綜合光明日報、河北日報、北京晚報)
V視角:
@窗外有沒有下雪:不自律的我,真的很需要一個線上自習室。
@思域牧馬人:線上自習室確實有用,可以彼此抱團取暖,相互打氣。
@顧機長今天有沒有為我驕傲:線上自習室里經常有人騷擾學生,對相關違法行為應該嚴厲打擊。
中國經濟網編后語:
“流量變現”是平臺經濟的底層邏輯之一,但只要涉及到學生特別是未成年人,就得三思而后行。線上自習室是個好東西,確實幫助很多在家的學生融入了集體學習氛圍,不過也必須高度警惕目前存在的各種亂象,不能急功近利。要知道,只有規范發展,杜絕野蠻生長,線上自習室才會有長久的未來。
相關閱讀
- 06-14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