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充電指南來了|環球新視野
經歷了2022年新能源汽車市場集中爆發,2023年春節新能源汽車自駕出行迎來高峰,新能源車出行中途“補能”情況如何?車主如何快速“找樁”?記者為此進行了調查探訪。
(資料圖)
四川基本形成城際出行充電網絡
虎年春節,新能源高速充電難成為關注的焦點,根據中消協發布的春節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高速充電難,無解決方案”成典型案例。經歷了一年的發展,高速充電樁建設大大提升。1月18日,四川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歡樂川味年──暢快出行 通途四川”新聞發布會上傳出消息,為便捷春運,四川高速公路服務區新增充電車位約700個,保障新能源車出行。截至2022年底,全省共有123對服務區建成充電樁,覆蓋全省20個市(州),已基本形成城際出行的充電網絡。
“我已經有兩年沒回老家過年了,現在歸心似箭。”1月19日,在成雅高速蒲江服務區高速充電站,返鄉人員劉先生正在使用國家電網充電樁對新能源汽車充電。半個多小時的時間汽車就充滿了電,劉先生也踏上期待已久的返鄉之路。
提前做好規劃 用好“找樁”神器
更多的充換電基礎設施讓新能源汽車充電更容易。國網四川公司還建議,倡導電動汽車避開用電高峰時段,在夜間低谷時段充電,避峰又節約。此外,新能源車主應合理規劃行程,并善用各種“找樁”神器。
此前,由于充電設施標準不統一,數據不共享,車主找樁難、充電難、APP不匹配等問題存在。對此,日前四川上線的便民服務APP“川逸充”,為廣大電動汽車用戶提供四川省所有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場站的信息查詢、定位導航、掃碼充電、服務評價等服務。記者打開APP發現,用戶打開“川逸充”APP,即可在首頁找到離自己最近的電動車充電樁,并標注了各個充電樁的使用費用以及空閑充電樁供選擇。同時,在個人用戶一欄還設置了充電樁報裝通道,極大方便了電動汽車用戶的安樁需求。
新聞延伸:成都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
在可預見的大流量出行和大需求補能前提下,包括蔚來、特斯拉、小鵬、極氪在內的多個品牌紛紛采取措施,推出春節期間的補能福利,旨在助力用戶在春節期間方便出行。
在上述品牌中,蔚來今年春節期間在全國346座高速公路換電站向所有用戶提供不限次數的免費換電服務。換電模式再度成為新能源車主關注的焦點。
對于換電模式,成都也加快布局,日前,成都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等3部門印發《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實施方案》,根據方案,成都將穩妥有序開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到2024年,全市累計推廣新能源換電汽車3萬輛以上,建設換電站500座以上。同時,方案還提出,將為公共領域車輛和非公共領域多個汽車品牌提供換電服務的換電站納入試點范圍。公共領域包括公交、巡游出租、網約、租賃、駕考駕培、城市物流配送、公路及旅游客運、環衛、建筑垃圾和混凝土運輸、執法執勤及公務等領域,非公共領域包括私人消費和企業用車等領域。
不僅如此,成都還將加快充電樁的建設,通過加快新能源充換電基礎設施的建設,讓更多新能源汽車在公園城市暢行。根據《成都市“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到2025年,成都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力爭達到80萬輛,為此將建設充電樁16萬個。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劉泰山
相關閱讀
- 06-14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