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熱訊:新年新氣象 闊步再出發
港口邊干勁不減
(相關資料圖)
春節期間,山東港口青島港作業現場車船如織、一片繁忙,現場作業機械穿梭往來,碼頭工人步履匆匆,對講機里調度指令此起彼伏……所到之處皆是繁忙火熱的生產現場,所聞之聲皆是滿懷激情與斗志的大干之音。
“一、二、三,好!”伴隨著鏗鏘有力的勞動號子,40萬噸級大船“明業”輪成功系好最后一根尾纜,安全靠泊山東港口青島港董礦公司40萬碼頭。這標志著該碼頭接卸40萬噸級大船已達300艘次,成為名副其實的“大船母港”。
“我們的40萬碼頭從2011年3月28日接卸第一條船舶‘卡米拉’輪開始,已經累計接卸各類船舶2000余艘次,至今保持著單機效率世界紀錄。”青島港董礦公司調度室副主任安勇介紹,今年春節期間,碼頭預計靠泊船舶37艘次,其中外貿(船舶)13艘次;火車發運將突破48萬噸;貨物吞吐量預計完成192萬噸,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預計完成143.3萬噸,全部趕超任務指標。
作為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青島港去年新增集裝箱航線28條,國際中轉同比增長10%,海鐵聯運箱量突破190萬標箱,連續8年保持全國港口首位,港口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均實現逆勢增長。
站在青島港前灣集裝箱碼頭(QQCT)前沿眺望,湛藍的天空下,40多臺紅白相間的高大橋吊依岸佇立、有序起落。此時,“山港榮耀”輪正緊張高效作業:一個個帶著“山港快線”字樣的集裝箱次第被吊上船。這是春節期間QQCT碼頭上迎來的第一艘船舶。“‘山港快線’是山東港口寶貴的融合成果,我們十分珍惜,無論何時何地,只要船來了,伙計們都拼盡全力快干、爭分奪秒靠離,為港口融合發展添一份力。”春節期間一直忙碌指揮生產作業的船舶指導員張林志告訴記者。
在“山港榮耀”輪旁邊的82泊位,2萬標準箱大船“長彩”輪也在加緊作業,這艘節前靠泊的超大型集裝箱船舶在港上跨年作業,即將離泊。為了讓這個“大塊頭”安全高效地奔向下一站,現場作業人員定制作業方案,對重點艙進行調整。“經過對這條船重點艙的調整,預計可省出2小時。”QQCT操作一大隊遲衍寧介紹。
春節期間寒潮來襲,降溫幅度達到10℃以上,即便天氣再惡劣,也擋不住海港人奮斗的熱情。“春節比平時還忙,今天的生產量非常大,300米以上的船有5條、300米以下的船有6條,同時在港作業。”山東港口青島港前灣集裝箱碼頭公司操作一大隊固機隊長周強笑著說,這是疫情以來最繁忙的一個春節,這才是紅紅火火過大年。(經濟日報記者 劉 成)
景區里游人如織
從三亞的陽光沙灘到儋州的海花島,從海口國際免稅城到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從萬寧的沖浪運動基地到昌江的春賞木棉花活動……這個春節假期,海南旅游強勢復蘇,海南旅游業再次火熱出圈,“到海南過春節”“到海南旅游過冬”成為這個冬季的新時尚。
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統計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假期,海南省接待游客總人數639.36萬人次,同比增長18.2%;實現旅游總收入92.98億元,同比增長23.5%。春節前5天,海南省4A級及以上旅游景區接待游客187.7萬人次,同比增長58.7%。
自《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出臺以來,來海南觀光旅游、考察商機、洽談合作的國內外人士越來越多。不少游客表示,海南島一直是人們心中十分向往的旅游勝地,加上正在實施的海南自貿港建設,海南已成為旅游觀光和創新創業的最佳選擇地。疫情三年來首次放開的春節假期,四季如春、環境優美的海南島成為國內外眾多游客休閑度假的最佳旅游目的地,助推了海南旅游經濟的快速復蘇升溫。
海口市的“年味騎樓之旅”“古色民俗之旅”“悠閑時光之旅”“夜游體驗之旅”等七大主題線路,儋州海花島旅游度假區的傳統新春活動,瓊海的“萬泉河畔春色濃、漫游瓊海過大年”主題活動,澄邁的新春接福游、親子休閑游、深度文化游等旅游精品路線……作為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和著名濱海旅游勝地,海南省全方位滿足市民游客消費需求、多維度保障春節假日消費供給,早在節前就提前謀劃假日旅游服務保障工作,推出了一系列假日文娛活動,全力營造平安喜樂、海南暖心的節慶氛圍。
游客來海南旅游,免稅購物是必不可少的項目。今年春節假期,海南離島免稅消費持續火爆。據海口海關統計,1月21日至1月27日,海口海關共監管離島免稅購物金額15.6億元,比2022年春節假期增長5.88%;免稅購物達15.7萬人次,比2022年春節假期增長9.51%;人均消費9959元。
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春季旅游旺季的來臨,春節假期黃金周給海南帶來的旅游復蘇升溫勢頭將保持火熱狀態,海南省將繼續以豐富多彩的文旅供給持續釋放消費潛力,不斷擦亮海南“旅游天堂”金字招牌。(經濟日報記者 潘世鵬)
商超中消費給力
春節返鄉潮疊加游客潮,2023年春節,湖南消費市場迎來開門紅。記者1月27日從湖南省商務廳獲悉,湖南376家重點零售、餐飲企業春節假期累計實現銷售25.1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3.8%,其中零售業同比增長13.9%,餐飲業同比增長10.5%。
這個春節,湖南長沙游客如織。1月21日至1月27日17時,天心區五一商圈累計客流量達341.85萬人次,比去年春節增長48%;黃興南路步行商業街累計客流量達201.74萬人次,比去年春節增長50%。隨著客流的紛至沓來,餐飲業消費復蘇迅猛。“超級文和友”因排隊4538桌再次登上熱搜,春節期間每天排隊顧客達3000人;火宮殿日均接待游客2萬人次以上,銷售額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茶顏悅色、黑色經典等網紅品牌再現排隊長龍。
創紀錄的不僅有餐飲業,零售業也迎來了客流高峰。“今年是長沙海信廣場開業以來客流量最高的一個春節假期,1月22日至1月27日,商場客流量比去年有300%的增長。顧客都是攜家帶口出行,消費主要集中在餐飲、親子娛樂、服飾等家庭消費品方面。”天心區海信廣場相關負責人介紹,春節期間,外地客人注冊商場會員的比例也突破性地達到了86%。
“正月初二特意趕早來長沙IFS打卡,沒想到商場才開門就已經排起了長隊。”1月23日上午,北京游客趙婷按照游玩攻略開啟“網紅”長沙打卡模式,第一站來到湖南第一高樓長沙IFS就需要排隊,趙婷說,在長沙過年的儀式感、氛圍感更濃。
記者了解到,為滿足返鄉游子和來湘游客的購物需求,湖南各大商超、購物中心春節“不打烊”,并開展形式多樣的促銷活動,客流量是平常周末的2倍至3倍。長沙市春節期間開展“長沙有喜·福滿星城”喜福兩節消費季相關活動,五大系列十九項主題活動輪番上演,創新推出消費福利一卡通“長沙城市嗨卡”,并向市民發放零售百貨、家居家電、汽車補貼三類“福滿星城”消費券共1216萬元。截至1月27日12時,長沙37家重點監測企業中,零售行業實現零售銷售額37747.31萬元,同比增長5.1%;邵陽市開展“約惠邵陽樂享生活”惠民消費節活動,春節期間核銷520萬元,累計拉動消費2億元;“福滿巴陵·岳購岳嗨”2023岳陽新年歡樂購暨網上年貨節活動,發放現金消費券200萬元,助推10余家大型商超舉辦低價折扣、年貨專場等多重促銷活動,累計讓利超5000萬元。(經濟日報記者 劉 麟 謝 瑤)
工地上熱火朝天
在千家萬戶歡慶新春的時刻,江蘇常泰長江大橋南側主橋墩建設工地上依然是塔吊林立、機器轟鳴,甚是熱鬧。
“各位工友,春節假期一定要做好安全防護。塔高風大,施工時也要防止電焊星子引發火災。”1月25日,農歷正月初四,早上7點,清晨第一縷陽光投射在長江江面上,中鐵大橋局常泰長江大橋6號墩作業隊長萬鵬已經爬上了220米高的主橋塔上,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高空中,零下10攝氏度的寒風夾著水汽呼嘯吹來,凍得人直哆嗦。從鋼筋捆扎到塔支安全巡視,每個角落,萬鵬頂著寒風挨個檢查,詳細詢問,確認安全措施到位。“我是施工負責人,只要工地施工不停,我就必須守在現場。”萬鵬說,他和工友們連日來一直加班加點,正在加快建設中塔柱合龍工程,為后期上塔柱封頂奠定基礎。
今年是萬鵬第二年留守工地了。“累不累?”“會不會想家?”面對提問,萬鵬卻只是笑笑,“想家是有點,但更多的是自豪,咱們承建的常泰長江大橋是世界上在建的最大跨度公鐵兩用斜拉橋,6號墩全部建成后將達到352米,比埃菲爾鐵塔還要高,看著它‘長個兒’心里就高興”。
“今年春節期間,有近400員工駐守工地,我們制訂了春節留守獎勵方案,通過改善春節期間食堂伙食、邀請駐守人員家屬探親過年等措施,充分調動員工工作熱情。”中鐵大橋局常泰長江大橋項目黨工委書記丁勝杰告訴記者,通過構建全面的后勤服務保障機制,制定安全文明保障措施,實現重大項目春節期間不停工、重要節點干出“加速度”的目標。
來自湖北省黃石市的中鐵大橋局常泰長江大橋項目機電部部長明正輝在返程前一刻,放棄了春節假期,選擇繼續堅守崗位。
明正輝負責整個項目春節期間在用的17臺(套)大型設備的巡檢和維保,為了配合其他節點施工推進,給同事減輕些壓力,這幾天,明正輝幾乎每天都要在工地上巡檢近8個小時。“咱這個崗位很關鍵,一顆螺絲釘沒擰緊都不行。可喜的是,整個春節假期,沒有出現一臺設備因故障而影響施工進度。”明正輝笑著說。
“為保證項目按計劃推進,全體施工人員正在加快6號主塔墩施工、專用航道橋鋼梁架設、高速公路節段梁施工等三大關鍵節點不間斷連續作業,全力保障項目建設快速推進,目前總體施工進度已完成70%。”丁勝杰說,春節假期,6號墩正在進行中塔柱35節施工,上游側全球最大塔機徐工XGT15000-600S也在頂升安裝,主航道橋的支架及滑道梁已安裝完畢,正在為下一步主航道橋大節段鋼梁架設做準備。(經濟日報記者 蔣 波)
相關閱讀
- 06-14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