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觀察:多管齊下懲治虛假征信詐騙
(資料圖)
最近一段時間,虛假征信類電信網絡詐騙案呈現高發態勢,不少人都有過上當受騙的經歷。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近期聯合發布5起虛假征信類詐騙典型案例,揭露犯罪手段,廣大市民群眾應增強防騙識騙意識,遠離虛假征信類詐騙。
征信情況直接關系個人切身利益,影響銀行貸款、交通出行、就業求職等,加之詐騙分子大多掌握一定的個人信息,不少人容易信以為真。詐騙分子往往冒充互聯網金融平臺客服,謊稱因國家出臺征信政策,要求受害人關閉在平臺申請的金融業務,或是注銷之前以學生身份在平臺上申請的校園貸等,誘導受害人下載在線會議軟件以共享屏幕,通過分飾多角等方式實施詐騙。一旦中招,個人的賬號、密碼、驗證碼、身份證等信息都能被對方看得一清二楚,造成重大損失。
懲治虛假征信類詐騙要多管齊下。針對部分電話號段被頻繁用于詐騙的情況,相關通信服務運營商要負起責任,強化風險防控,加強攔截處置。針對部分互聯網金融平臺客服被頻繁冒充的情況,相關平臺要及時預警風險,加強用戶信息保護,提升用戶安全等級。執法部門也要協同發力,全鏈條打擊倒賣個人信息、電話卡等網絡犯罪行為,筑牢防詐反詐防線。
此外,還要做好信息普及,讓更多群眾知曉個人征信由中國人民銀行及其派出機構統一管理,任何機構或個人無權刪除或修改。正規的互聯網平臺客服也不會使用個人手機號或其他非官方渠道聯系客戶。
廣大群眾也要提高警惕,接收到不明來路的電話、信息、鏈接、網站時,千萬不可輕信。更不要輕易下載視頻聊天或屏幕共享軟件與陌生人聊天,不讓詐騙分子有可乘之機。(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李萬祥)
相關閱讀
- 06-14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