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新:賞雪專列受熱捧折射新商機
(資料圖片)
賞雪專列受熱捧折射新商機
楊開新
歲末年初,一趟以“冰雪游 過大年”為主題的定制服務列車在陜西受到熱捧。該列車往返于相距200多公里的西安市和寶雞市鳳縣,旨在方便游客赴秦嶺山區賞雪。據統計,從去年12月25日首開至今年2月1日,列車共開行17趟,乘坐人次達2.24萬。
如今,許多人賞雪的興致很濃,卻因城市熱島效應、降水量少、人口稠密等原因難覓雪境。與此相反,一些偏遠景區冰封雪飄,卻經常門可羅雀。之所以存在這種落差,關鍵是冬季山區交通不便、氣溫驟降,影響了人們的出行意愿。
相對于公路等傳統交通方式,鐵路定制服務列車空間更寬敞,可根據需要提供簡餐、影院、按摩椅等服務,在旅途體驗方面具有優勢。游客既可“吃著火鍋唱著歌”欣賞沿途風光,也可安全便捷抵達目的地,體驗深山中的美食、美景以及文娛活動。游客的消費層次和體驗感均得到提升,有助于將冰天雪地轉化為金山銀山。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文旅資源形態多樣,有需求就有市場,消費需求與消費能力還可以影響并塑造相關市場形態,關鍵是如何能更好地讓需求落地、讓資源變現。可喜的是,“風花雪月”正從個人的淺吟低唱,成為多地發展旅游經濟的吸睛點,冰雪經濟、賞花經濟的路子越走越寬。
賞雪賞花雖是小事,也與經濟大勢密切相關。以前,此類季節性需求因為規模偏小往往不被重視,其實這恰恰是一片前景廣闊的“藍海”,各地應該結合季節特點和地域特色實現有效引流、強勢營銷。兔年春節假期期間,不少地方用足用好嚴寒這一獨特優勢,舉辦冰雪節、冰雪非遺周、冰雪旅游季等活動,還有不少城市延續冬奧熱度帶動推廣冰雪運動,在促進全民健身、豐富文化生活的同時增加了消費場景。
提升旅游經濟發展的質量效益,心理預期非常關鍵,發展信心尤為難得。想喚醒沉睡的“風花雪月”,使其成為促進經濟發展的寶貴資源,既需要有力舉措,也需要積極有為的心態和扎扎實實的行動。
一是樹立目標導向,既要傳得出、叫得響,想方設法提高知名度,更要打通堵點、斷點、難點,健全配套體系,完善交通網絡,千方百計提升美譽度。二是樹立品牌優勢,充分調動經營主導者的積極性,按照市場經濟規律有效對接各方資源,將潛在需求轉化為現實消費。旅游是為了尋找一份美好,需要提供充足的運力保障和優質的個性化服務,通過完善細節增加精彩、減少遺憾。三是樹立前瞻思維,不只考量自己做了什么、還有什么,更要看目標消費群體期盼什么、需要什么,千方百計營造良好的文旅消費氛圍,進而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相關閱讀
- 06-14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