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今頭條!遏制電影盜版,需要全鏈條重拳出擊
新聞背景:
今年春節檔電影可謂“神仙打架”,科幻、喜劇、懸疑、動畫等多種類型影片同臺競技,票房成績不俗。與此同時,也有些不和諧因素似曾相識。據媒體報道,在一些平臺上,盜版春節檔電影正被低價售賣。
電影盜版破壞市場秩序
(資料圖)
近年來,雖然版權保護力度不斷加大,社會的版權保護意識也有所提高,但隨著盜錄的低門檻化,以及盜版傳播的便利和高收益,影視作品被盜版的幾率依然不可低估。并且,與過去相比,目前盜版電影產業已形成從偷拍盜攝影片資源到轉賣分發、多次牟利的完整產業鏈。
盜版電影的傳播,于購買的用戶來說,可能面臨從非正規渠道購入產品被騙的風險;于片方來說,則無疑是對作品和創作者的傷害,長此以往,不僅會破壞電影市場秩序,更會影響從業者的創作熱情和行業的發展環境。而且,根據我國著作權法的相關規定,傳播盜版電影,還可能會承擔法律責任。
打擊盜版電影要全鏈條發力
打擊盜版電影,還是要從源頭入手,加大整治力度,提高偷錄盜攝者的違法成本。影院工作人員應加大巡查力度,在發現偷拍盜攝者后,立即制止、警告直至報警,不能讓影院成為盜版電影的溫床。此外,應采取先進的技術措施,常態化堵住盜版電影的售賣和引流渠道。
應該看到,電影盜版涉及盜錄、非法傳播等多個環節。因此,必須凝聚各方合力,做到全鏈條發力。對于盜錄、攝屏、傳播盜版電影行為的性質和代價,在法律層面也需要進一步明確。一句話,要通過更為明確的后果預期,來粉碎不法分子在“生產”和傳播盜版電影上的僥幸心理。
培養觀眾支持正版的自覺
打擊盜版的重要性無需多言,而培養觀眾支持正版、尊重正版的自覺同樣重要。院線電影需要成本,這是常識。觀眾走進影院,以此鼓勵和支持優秀的創作者繼續產出,才能逐漸形成健康的市場和行業循環。如果觀眾的觀影習慣總是“盜版優先”“便宜王道”,久而久之,沒有任何一方是贏家。當然,如何能讓更多觀眾愿意“付費觀影”,電影制作方和影院還得多下功夫。
更進一步,如果把盜版電影現象放在社會知識產權保護的大框架下來看,要有效遏制電影盜版風氣,就應該更加重視提升社會版權保護意識和原創意識,從而在社會觀念上降低對盜版的容忍程度。當然,這是一個系統工程,也必然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以上綜合光明日報客戶端、光明網、北京晚報)
V視角:
@啵啵YIBO香菜:拒絕盜攝,文明觀影!
@叫我小6就好:這些電影不在影院看,會少很多樂趣。說實話,盜版是在糟蹋電影。
@-桑蘿-:應該管一管那些傳播盜版的營銷號。
@要請我吃煎餅嗎:希望中國電影越來越好。
中國經濟網編后語:
今年電影春節檔的火爆,也讓盜版現象再次成為輿論關注的熱點。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眾所周知,電影盜版現象已經存在多年,有著較為復雜的成因。盜版,盜走的是創作者的心血,損害的是市場的前景。遏制電影盜版,需要社會各方形成合力,在全鏈條重拳出擊。而作為觀眾,我們首先要從自己做起,自覺抵制盜版,并及時舉報盜版。這樣做,也是在從根本上維護消費者的長遠利益。
相關閱讀
- 06-14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