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爐煮茶緣何圈粉年輕人 天天觀熱點
這個冬季,“圍爐煮茶”成為不少年輕人的社交消費新方式。今年元旦假期,圍爐煮茶、泡溫泉、滑雪等多樣化需求帶動了假日消費。
“圍爐煮茶”火正旺
(相關資料圖)
去年11月,家住廣東廣州的楊蕊在朋友圈看到一起露營的朋友用一個小陶爐做起了圍爐燒烤,便在購物平臺搜索出來的關鍵詞均是“圍爐煮茶”,楊蕊意識到新潮流已經來了。
去年12月底,楊蕊花費近100元下單的全套烤爐和1斤木炭陸續到貨,她又和朋友們準備了茶葉、橙子、瓜子、年糕、玉米等食物,過了一個儀式感滿滿的跨年夜。
北京的魏奇在社交平臺刷到“圍爐煮茶”的有關推薦后,選擇了一個氣溫較高的下午,前往高碑店一家茶館小院打卡。“到店之后選了一款368元的套餐,有煮奶茶、烤紅薯、棉花糖、水果、糕點、堅果等。”
新奇體驗背后的情緒價值
發酵數月,“圍爐煮茶”仍然處于冬季社交消費的前沿。關于這項活動的體驗反饋也更加豐富,其中的情緒價值是被提及最多的詞。
持續近4個小時的天臺“圍爐煮茶”,楊蕊說:“聽著茶水沸騰的聲音烤火,和朋友一起聊天、看星星,體驗感很不錯。”在她看來,“圍爐煮茶”就像是迷你版的露營,給大家提供了近距離戶外社交的機會。
相對而言,線下商家的準備顯然更加充分。魏奇消費的套餐中,板栗、紅薯等在端上來時已經全熟,消費者只需簡單加熱即可食用,茶品也可以根據需要選擇純茶或者奶茶。魏奇說:“和它的名字一樣,‘圍爐煮茶’能讓大家圍坐在一起,聊聊天、拍拍照,有一種很溫暖的氛圍感。”
傳統與新潮的融合“烤”驗
正如傳統茶館從業者所言,“圍爐煮茶”的形式對中國消費者而言并不陌生。據國家高級茶藝師、國家高級茶葉審評師朱錦武介紹,南方地區由于冬季氣溫低、濕度大,一直就有烤火煮茶的傳統。
朱錦武認為,“圍爐煮茶”之所以能廣泛流行,與其自身的魅力有很大關系。“冬季氣溫低,大家圍著爐子看著茶水沸騰和水汽氤氳,在視覺上更具舒適度,還能喚醒兒時火塘烤火的記憶。”此外,加入民俗文化和地域特色的要素后,“圍爐煮茶”更是傳統茶文化融入生活的一種方式,對這項非遺文化的傳承和發揚是有益的,也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
(摘自《工人日報》)
相關閱讀
- 06-14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