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發(fā)現222顆熱亞矮星|環(huán)球快看點
【資料圖】
近日,湘潭大學和國家天文臺科研人員利用LAMOST光譜數據,結合歐空局Gaia測光和視差數據,發(fā)現和證認了222顆熱亞矮星,其中131顆是復合光譜型熱亞矮星,并發(fā)現了一顆目前已知的偏心率最大的寬距熱亞矮星雙星,遠超理論模型的預測值,對熱亞矮星的形成模型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這一成果日前在國際學術期刊《天體物理學報》上發(fā)表。
熱亞矮星是星系中一類非常特殊的小質量恒星,它們的質量大約只有太陽質量的一半,但表面有效溫度可以達到太陽表面有效溫度的4倍。這類小質量恒星大多處于中心氦燃燒階段,它們主要通過雙星演化形成,對理解小質量恒星的形成與演化、恒星內部元素擴散過程等天體物理前沿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已知的熱亞矮星大約有6000多顆,其中3000多顆有大氣參數。但是,這些已知的熱亞矮星絕大多數是單光譜的熱亞矮星,它們的光譜中只含有一個天體的成分。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熱亞矮星具有復合光譜特征,它們的光譜中含有兩個天體的成分,是熱亞矮星雙星的可靠候選體。如果能夠把復合光譜中的兩個天體的光譜進行分解,就可以分別知道兩個天體的物理性質。由于技術尚不成熟,把復合光譜中的熱亞矮星及其伴星分解是比較困難的。因此,截至目前通過復合光譜證認的熱亞矮星非常少,但是它們對研究熱亞矮星的形成和理解雙星演化過程都非常重要。
科研團隊利用LAMOST DR8低分辨光譜并結合Gaia EDR3的測光和視差數據,發(fā)現和證認了222顆熱亞矮星,并通過分解光譜,證認出其中131顆是復合光譜型熱亞矮星,并給出了復合光譜中兩個天體的大氣參數。經過進一步研究,研究人員在131顆復合光譜型熱亞矮星中發(fā)現了2個寬距熱亞矮星雙星系統(tǒng),它們的周期都達到800多天。而其中一個雙星系統(tǒng)(sdB_b1)的偏心率達到了0.5,是目前已知的寬距熱亞矮星雙星中偏心率最大的,遠超理論模型的預測值。該發(fā)現對熱亞矮星的形成模型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對解決熱亞矮星的形成問題具有重要科學意義。
(總臺央視記者 帥俊全 褚爾嘉)
關鍵詞: 新的挑戰(zhàn) 有效溫度 理論模型 雙星系統(tǒng)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