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播報!《中國智慧教育藍皮書(2022)》發布 智慧教育將突破學校教育的邊界
【資料圖】
本報北京2月13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葉雨婷)今天,在教育部與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舉辦的世界數字教育大會上,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正式向海內外發布《中國智慧教育藍皮書(2022)》與2022年中國智慧教育發展指數報告。
藍皮書認為,智慧教育是數字時代的教育新形態,與工業時代教育形態有著質的差別。這種教育新形態,新在5個維度:
一是新在核心理念。智慧教育既是關乎民生的具體行動,更是關乎國計的重大戰略,通過科技賦能和數據驅動,將全方位賦能教育變革,系統性建構教育與社會關系新生態,為每個學習者提供適合的教育,讓因材施教的千年夢想變成現實,將首次歷史性地實現微觀層面的個人發展與宏觀層面的社會發展全面高度統一。
二是新在體系結構。智慧教育將突破學校教育的邊界,推動各種教育類型、資源、要素等的多元結合,推進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構建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高質量個性化終身學習體系。
三是新在教學范式。智慧教育將融合物理空間、社會空間和數字空間,創新教育教學場景,促進人技融合,培育跨年級、跨班級、跨學科、跨時空的學習共同體,實現規模化教育與個性化培養的有機結合。
四是新在教育內容。智慧教育將聚焦發展素質教育,基于系統化的知識點邏輯關系建立數字化知識圖譜,創新內容呈現方式,讓學習成為美好體驗,培養學習者高階思維能力、綜合創新能力、終身學習能力。
五是新在教育治理。智慧教育將以數據治理為核心、數智技術為驅動,整體推進教育管理與業務流程再造,提升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另外,2022年中國智慧教育發展指數報告立足“智慧教育發展處于起步階段”的客觀實際,探索建立了由4個一級維度、12個二級維度構成的評價指標體系,嘗試對中國智慧教育發展水平進行量化評估,并分領域形成了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3個分報告,為有效推進智慧教育提供參考。
報告指出,進入數字時代,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探索智慧教育,受到世界各國共同關注。2022年,中國啟動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建成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建成世界第一大教育教學資源庫,平臺總瀏覽量超過58.7億次,用戶覆蓋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支撐抗疫“停課不停學”、縮小數字鴻溝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率先開啟了邁向智慧教育之路。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4